徐榮敏 洪明飛 陳國軍
摘要:目的:觀察互為90°雙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中下1/3骨折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2012 年1 月至2015 年4 月,采用互為90°雙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中下1/3骨折20 例,男 15 例,女 5 例。年齡 35 ~60 歲,中位數 41 歲。術后隨訪觀察骨折愈合、并發癥發生及患肢功能恢復情況。結果: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0 ~24 個月,中位數13 個月。骨折均獲得骨性愈合,愈合時間6 ~14 個月,中位數 6 個月。均無斷釘、感染、再骨折等并發癥發生。參照Kolmert等[1]評分系統進行療效評定,優14例,良3例,可3例。結論:互為90°雙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中下1/3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發癥少,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術,內 內固定器 股骨遠端雙鋼板
股骨中下段骨折是常見骨折之一,根據AO原則要求堅強固定,早期功能鍛煉。2012年1月至2015-4月,我們采用切開復位互為90°雙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中下1/3骨折2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本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35-60歲,平均45歲,均為單側股骨骨折,2例為開放性骨折。致傷原因:車禍5例,高墜傷10例,跌傷5例。傷后至手術時間7-14天。
2治療方法:
2.1術前處理:股骨骨折一般為高能量損傷,在患者至床位前要排除其他部位損傷。往往失血較多,尤其開放性骨折,注意補充血容量。至床位后,我們一般予以脛骨結節牽引,注意預防深靜脈栓塞治療,我們一般予活血化瘀治療。
2.2手術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仰臥位。采用大腿下段前外側直行切口(在髂前上荊于髕骨外緣連線上),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在股直肌與股外側肌間隙分離進入,將股直肌拉向內測,外側肌拉向外側,暴露股骨下端骨折端,直視下牽引復位,用2.5mm的克氏針從股骨前方向后方斜行穿過固定骨折端。將鎖定股骨髁鋼板至于股骨外側,先于遠近端各置入一枚皮質骨螺釘,將鋼板與股骨緊密接觸并使骨折端加壓后,在遠近端置入鎖定螺釘。然后拔除臨時固定的克氏針,在股骨下端前側置入一枚直型鎖定鋼板,避開外側的螺釘,在遠近端分別置入2枚鎖定螺釘。C臂機透視顯示骨折端位置良好,內固定可靠后沖洗,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
2.3術后處理 術后止痛泵維持,抬高患肢,常規使用抗生素2-3天和活血類中藥針劑7-14天,術后48-72h拔除引流管。術后第1天我們將患者膝關節被動活動0°-90°,第2天行CPM功能鍛煉。12天后拆線。術后每月予以攝片復查,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決定棄拐時間。
3結果
3.1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Kolmert等[1]評分系統進行療效評定。優:膝關節完全伸直,屈曲大于120°,無疼痛:良:膝關節完全伸直,屈曲活動90°~120°,無或偶有疼痛:可:膝關節活動范圍60°~89°,常有輕微疼痛:差:膝關節活動范圍小于60°,經常發生疼痛。
3.2療效評定結果:本組20例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0-24月,平均15月。下肢力線恢復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6-14月,無鋼板螺釘斷裂及松動。切口愈合良好,術后2例患者拔除引流后滲出較多,予以分泌物細菌養為陰性,加強換藥后切口愈合。按上述療效評定標準,本組優14例,良3例,可3例。
4討論
股骨中下段骨折是成人常見骨折,多由暴力造成。遠段骨折老年所占比例(8.6%)高于其他節段,簡單骨折多于復雜骨折[2]。股骨遠1/3骨折因靠近膝關節,保守治療并發癥多。膝關節要求在3月內須鍛煉至基本正常。手術內固定有多種方法,早期有彭俊良[3]用自制分叉梅花髓內針,田玉良[4]用Ender釘。后期有逆行交鎖髓內釘[5]以及鋼板螺釘[6],并且比較了后兩種方法在生物力學上的區別[7]以及療效對比[8]筆者認為:順行交鎖髓內釘易于控制中上段骨折,中下段骨折端不穩定,不利于骨折的愈合。逆行交鎖髓內釘易于控制中下段骨折,但是也很難將骨折端解剖復位或接近解剖復位,術中進行閉合復位十分困難,手術時間長,多次復位破壞斷端血運,影響骨折愈合。如切開復位則會破壞髓內和髓外血運,不利骨折愈合。且逆行交鎖髓內釘需打開膝關節,容易導致關節感染,或加重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亦有可能引起膝關節僵硬。而微創結合鎖定鋼板治療股骨中下段骨折有易于復位,但是使用單塊髁鋼板不夠堅強,在早期功能鍛煉中容易使鋼板斷裂,筆者就遇到過一例。我們在股骨的張力側即前側和外側互為90°各使用一塊鎖定鋼板內固定,將骨折端解剖復位或接近解剖復位,并且能對骨折端加壓,恢復下肢的對位對線。互為90°鋼板能堅強對抗早期功能鍛煉時骨折端產生的張力,可以早期功能鍛煉,減少膝關節的粘連。在拔引流管之前將膝關節被動屈曲至90°以上,有利于切口內血腫的引流,從而減少伸膝肌肉的粘連。
5 參考文獻
[1]Kolmert L,WulffK.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n adults[J].Acta Orthop Scand,1982,53(6):957-962
[2]孫然 程家祥 陳偉 趙海濤等.股骨干骨折的類型、性別及年齡特點[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3):238-241
[3]彭俊良. 自制分叉梅花髓內針治療股骨下1/3骨折[J]. 實用骨科雜志,1996,(03):160-161.
[4]田玉良. 股骨干下1/3骨折改良Ender釘內固定法[J]. 河北醫藥,1998,(04).
[5]張波,黃克,李林. 逆行交鎖髓內釘治療股骨遠段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9,24(8):748-749.
[6]謝華杰 孔繁杰 徐劍鋒等.MIPO技術在治療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2):135-137.
[7]楊青 郭衛春 劉洋等,不同內固定器固定股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學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09:1452-1456
[8]舒榮兵 程細高 呂仁發等,兩種微創內固定治療股骨中下段骨折療效分析[J],2015年,07: 1083-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