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勝珍
醫學微課的開發及應用研究
文|劉勝珍
隨著高校校園網的高速發展,移動客戶端的廣泛應用,微信作為一種便捷的網絡交流工具,受到大學生的青睞。而無節制瀏覽微信,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學習;網絡、微信不僅僅為大學生提供娛樂,更重要的是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目前醫學微課的缺乏、師生對微課的需求成為課題成員開發微課的動力,短小精悍的特點具備在微信平臺運行的條件,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數字化校園環境下,充分開發醫學微課視頻,建立微信群,利用數字化資源庫與微信平臺的無縫對接。為了實現這樣的構想,我們將著重進行幾個方面的實踐和研究。
(一)微信現狀分析
2011年初,騰訊公司推出微信手機聊天軟件,隨著手機移動網絡及WIFI技術的發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語音通話、視頻聊天、發送文件、圖片進行溝通交流,微信作為一款經濟實用的聊天工具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下面通過2016年微信官方的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現狀。

2016年微信官方的一組數據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基本上98%以上的大學生都在使用微信作為通訊工具。在自習室、操場、餐廳、校園內的各個角落隨處可以看到“低頭族”。
(二)大學生微信使用情況調查
隨著社交網絡載體的多樣化和多功能化,大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打電話或發短信的交流方式,而是選擇功能強大,操作簡潔的微信作為通訊方式,微信具備的全時性傳播、即時到達受眾、多媒體傳播內容、交流成本低、傳播效率高等特點對90后大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微信也是一把雙刃劍,在豐富大學生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又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結合微信現狀,課題組成員分組針對大學生微信使用展開調查。
在商丘市幾所醫學院校展開調查,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醫學類各專業,本次共調查學生3784人,調查采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過程中,共發放問卷3784份,回收有效問卷3704份。調查內容如下:
1. 大學生微信在線時間調查

本次所調查對象,微信用戶為100%,在本題中,每天使用微信在線時間不僅僅是微信處于上網連接狀態,而是瀏覽微信時間,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使用微信的大學生中,比較極端使用者占調查人數的19%,3~5小時使用者達到43%,兩者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微信的依賴程度達到62%,只有不足3%的學生對微信具有一定的抑制力,以上數據說明微信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學習。
2. 大學生微信使用時間段調查

通過對教師調查及平時教師反映,上課期間大學生聽課的人數很少,大部分都在玩手機,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使用微信大部分時間段都是在課堂上。由此可以說明,微信對大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有著嚴重的負面作用,影響大學生的學習質量。
3. 大學生使用微信功能調查

針對大學生使用微信最常做什么這道題的調查發現,97%大學生平時利用微信僅僅是娛樂,僅有3%的大學生利用微信群進行自主學習。是因為微信群學習平臺較少,還是大學生缺乏自制力呢?
本課題通過微信對大學生的影響調查分析,認識到微信功能的雙面性,目前微信對大學生而言明顯弊大于利,如何趨利避害,正確引導大學生使用微信,結合醫學類院校自身特點,希望通過開發醫學微課視頻在微信平臺改變目前狀態,實現微信從娛樂平臺到學習平臺、大學生由“玩”到“學”、學習學方式由PC端到移動端的轉變。
(一)醫學微課現狀
“微課”一詞,最早見于佛山日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對此的報道,其全稱是微型視頻課例,簡稱微課。自2010 年以來,我國微課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迅猛發展的過程,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微課制作在醫學院校中沒有得到廣泛開展。

2014年全國第二屆微課程大賽入圍情況如下: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醫學類微課的現狀,課題組成員通過走訪醫學專業課教師,分析專業課教師對微課熱衷程度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醫學專業課教師對微課認識不足,認為微課制作為計算機專業類課程才能制作;醫學專業課教師對微課制作流程不了解;醫學專業課教師對微課后期制作軟件不熟練;醫學微課后期傳播途徑缺乏;醫學院校缺乏相應的微課制作獎勵機制和政策引導。
(二)大學生對醫學微課的認識

調查問卷中每16題,您對醫學微課的了解:A、從未聽說過 B、聽專業課教師說過 C、在網絡上觀看過幾次 D、經常觀看微課視頻
通過上圖表可以看出對于醫學微課,從未聽說過的學生達到了64%,經常觀看微課視頻的為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醫學微課的匱乏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
(一)激發醫學專業課教師微課制作興趣
學校通過一系列培訓班、微課科研積分政策、相應獎勵機制激發教師對微課制作的興趣。對于醫學類院校而言,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增加,大的班級人數都在200人左右,對于醫學實驗課來講,一個實驗要分小組、分班級講述很多遍還會造成學生記不清細節,不可能保證每位同學都能親自動手或多次動手操作。為解決以上問題,可以將一些實驗課、臨床病歷分析等錄制成微課形式,記錄實驗老師每一項操作步驟,并做好配音和后期的剪輯。對教師而言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穿插教學,避免重復性的工作。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激發教師微課制作興趣。
(二)醫學類微課制作
微課具有“主題突出、高度聚焦、短小精悍”的鮮明特點,所以在選題時一定要“小而精”,一般選擇“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考點)、例題習題講解、疑難問題分析、實驗操作等、臨床病歷分析”作為醫學專業微課主題。
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教師對微課制作流程不了解,課題組成員結合校醫學專業課特點,總結以下幾個環節:選擇微課的教學主題;細化微課內容的每一個知識點;教學設計;制作微課教案及教學課件;撰寫微課拍攝腳本,(細化到每一個細節);微課視頻拍攝(可只拍攝畫面);微課視頻的后期制作,后期配音等;教學配套資源在微課中的體現。
(三)醫學院校成立微課制作團隊
隨著教師對微課的熱衷,專業課教師首先面對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微課的后期制作,對于醫學院校,此類人才比較缺乏,課題組成員結合校實際情況,自發組織了微課視頻制作小組,對校所有專業課教師微課視頻的后期制作提供技術支持,受到教師的廣泛好評。這對于醫學院校成立微課制作團隊非常重要,無論微課錄制水平、后期制作效果及微課設計都從專業的角度提供建議,提供更優秀的微課作品參加全國性的微課大賽。
(四)激發大學生的微課興趣
微課的發展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學生是微課視頻最終的受益主體,通過調動專業課教師制作微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資源做為現代化教學的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中看到微課視頻中的實驗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微課興趣,制作一些實驗課微課視頻時,鼓勵學生自發錄制實驗課視頻,課題組提供后期制作,激發大學生對微課的制作興趣和學習興趣。
(五)微信平臺運行微課視頻
微課視頻傳播的最終受益者是學生,如果僅僅是在課堂上,不能為大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目前各大院校數字化資源庫正在建設當中,課題組成員前期將微課視頻上傳至數學化資源庫供教師員工進行訪問,運行一段時間發現微課視頻訪問率很低。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師生認為通過電腦去校園網查看視頻,學習缺乏實時性。課題組成員結合微信實時性及微課視頻短小精悍的特點,嘗試借助數字化資源庫平臺,建立專業課微信群,通過微信平臺運行微課視頻。
無論從學生或專業課教師角度,都對微課視頻在微信平臺運行有強烈的需求。其實現了學習方式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變,對專業課教師而言,可以減輕勞動量,避免重復性的工作。對學生而言,微課上傳微信平臺,對于實驗細節可反復觀看,在微信上觀看微課程具有新鮮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趣味性和實時性。教師和學生的強烈需求成為課題組成員的動力。
(六)提高微信群的關注度
課題組邀請部分專業課教授進入微信群,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答疑,每周固定星期二為答疑日,每周一公布下周答疑教授信息,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問題。
上傳視頻多樣化,除課題組錄制的專業課微課視頻、實驗課視頻、病歷分析視頻以外,收集學校現有各個專業的微課視頻、鼓勵教師、學生對專業課實驗課視頻進行現場錄制,由課題組成員完成后期制作及審核,課題組成員對網絡上所有醫學類視頻進行收集、整理,所有視頻上傳至數字資源庫,最后完成微課視頻在微信平臺的順利傳播,從而保證微信平臺視頻的實時更新。
2016年10月,課題組與中醫教研室聯合開發制作了《中醫》專業課中《背部刮痧》視頻,并于11月份上傳至學校數字化資源庫,同時開通微信群上傳微課視頻,并動員15級臨床專業學生業務時間通過微信瀏覽。
(一)微信平臺用戶調查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專業15級在校生1200多人,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從建立微信平臺并上傳微課視頻以來,共有765人加入微信群觀看微課視頻,微信群每周兩個小時的專業課教師現場答疑,通過調查對比發現,未開通微信群時,專業課教師答疑學生問題每周1~2次,目前每周答疑問題超過50次,課外時間,微信群中提出問題,同學之間互相答疑的情況隨處可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升。

微信平臺2016年11月——2017年2月用戶折線圖
學生對微課制作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自發組織了微課視頻拍攝團隊,對于實驗課視頻、案例分析進行現場錄制,目前共上傳學生微課作品3件。學生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更深化醫學理論知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身的業務水平。
根據學校各專業學生的需求,目前校自主錄制視頻涵蓋《解剖學》、《生理學》、《基礎護理學》等多個學科,實現了微課視頻”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狀態,并推出優秀微課參加國家級微課大賽;微課即充實了校的數字化資源庫建設,又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數字平臺。
(二)大學生利用微信平臺瀏覽微課情況調查

2017年3月,微課視頻在微信平臺運行后,針對第16題展開調查,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臨床專業、護理專業、口腔專業和檢驗專業的學生,調查范圍比較全面,此次通過調查發放1600份問卷,回收1554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經常觀看微課視頻的人數由原來的0%增加到現在的57%,說明微課視頻正在改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
(一)本課題研究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利用高校網絡資源,實現學習方式由PC端到移動客戶端的改變;
(二)微課相關政策及獎勵機制的建立,激發專業課教師微課制作的興趣;微課制作團隊提供的技術支持,為提升微課質量和數量提供保障;
(三)醫學微課制作,充實數字化資源庫建設;
(四)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課堂中穿插微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五)微信端靈活性、實時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興趣普遍高漲;
(六)微信群實現“教學互動、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學生互助”等功能;
通過本課題研究增強了醫學專業課教師制作微課的自信心,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得到專業課教師及學生的肯定,并在校中醫教研室,基礎護理教研室,解剖教研室得到廣泛應用推廣。
作者單位: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課題 立項編號:Wjlx2016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