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摘 要:高中的英語教育對學生升學以及未來的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語教育能有效影響學生的高考情況。在普通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一直都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普通高中;以讀促寫;英語寫作教學
通過研究可以得知,對學生利用有效閱讀實現的寫作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變化研究及對教學行為的反思與總結,可以推進學生有效寫作過程的形成,并行成不同閱讀方式下對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對“以讀促寫”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英語寫作教學對教師而言,有助于他們走出閱讀與寫作割裂的教學誤區,使他們更清晰地認可“以讀促寫”的重要意義。
一、讀后縮寫教學策略
1.讀后縮寫
讀后縮寫是以文本為形式呈現的一種語言,依據文體特點與要求的差別,選取與其相關的詞、句等來寫作,寫作的內容可以涵蓋文本中心及核心內容。讀后縮寫通??梢栽趯懽鹘虒W起步階段開展,旨在幫助學生充分認知不同文體的寫作風格及特征,同時展開初步寫作。
2.讀后縮寫教學策略
(1)針對不同文體的讀后縮寫教學策略
文體不同的文本,有特殊的呈現形式及表達內容。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利用不同活動使學生感知英語語言的文體特征,選取恰當的寫作活動,輔助學生感知不同文體的獨特性,同時通過文字體現出來。
在進行縮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以閱讀成果為基礎,特別是對不同文體特征的理解。在進行縮寫任務的布置時,應當讓學生擁有充分的文本特征提示。
(2)針對詞匯、句型模仿運用的讀后縮寫教學策略
文本中詞匯與句型都非常豐富,是學生在縮寫時可以學習與應用的重要資源。在進行本文縮寫時,學生可以模仿文本中的詞匯與句型形成摘要。
在設計閱讀活動時,應當將文本的核心要素總結出來,選取表達核心要義的詞匯與句型,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助練習,在進行仿寫縮寫時使學生加深對文本整體的理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語言在運用時應當具備一定的意義,也就是說可以有助于文本理解,機械化、無意義的單一語言在操練上無法使學生對語言進行有效運用與掌握。
二、讀后擴寫(續寫)教學策略
1.讀后擴寫(續寫)
讀后擴寫或者讀后續寫通常是為具備相應寫作基礎的學習者量身設計的,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理解,依據文體的不同特點及發展進行擴寫,這不但是文本內容的延續,也包含文本內容的豐富。讀后擴寫有助于學生進行寫作思路的拓展,在進行主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內容拓展,比如,對故事結尾的續寫。此外,讀后擴寫也在語言思維訓練上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比如,擴寫故事情節,議論文的觀點支撐句等,它們都對語言運用及內容發展進行了考慮。
2.讀后擴寫(續寫)教學策略
(1)基于文本內容發展的讀后續寫
建立在文本內容發展基礎之上的讀后續寫,指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以后,依據文章現有的文本脈絡,并與自己的理解相結合,在寫作基礎上繼續進行文本內容的擴展。比如小說故事、新聞內容的后續發展等寫作。
在設計閱讀活動時,應當幫助學生認真理順文本脈絡,給予他們相應的續寫可能性與合理性,同時依據已有文本內容將其中可供續寫的亮點挖掘出來,這不但是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是對思路與內容的保障。
在設計寫作活動時是以己有文本的掌握為基礎,相對初步的續寫練習,老師應當提供一定的可供參考的續寫內容,使學生學會以文本理解為基礎進行文本內容的拓展。寫作活動在設計時還需要對已有文本體裁及文本特征等進行考慮,不僅使學生寫作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也幫助他們感知語言特點。
(2)豐富文本內容的讀后擴寫
對文本內容進行豐富的讀后擴寫通常強調的是學生建立在已理解的文本基礎上對文本內容的豐富,也可以說是對主題的進一步凸顯,或者是對某個場景的擴大描寫,或者是強化某個觀點的說服力。比如,對某個故事場景的補充描寫,進行人物個性的突出,依據文本觀點給予相應的支撐句(supporting sentenee)等。
此外,在設計寫作活動時應與閱讀分析成果相結合,依據擴寫內容的差別,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在擴寫過程中,應當使學生有相應的“指導”或者“要求”,保證擴寫內容與原文間的緊密性。
三、讀后主題寫作教學策略
1.讀后主題寫作
讀后主題寫作是以“讀、寫結合”為代表,通過“詞、句、篇”達到“主題”等多個角度,實現“讀”“寫”內容的統一。讀后主題寫作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加寬闊與自由的表達機會,不過主要目的還是將“讀”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因此教師的指導,在達成讀后主題后,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2.讀后主題寫作教學策略
讀后主題寫作的閱讀活動在設計時應注重對主題的理解,并不單單是對某部分“詞”或“句”的理解。老師可以為學生帶來相同主題不同觀點的研究,使學生在進行后期主題寫作時有更多的素材。
閱讀時,老師應當運用不同活動對學生“體會”與“理解”主題予以幫助,進而提升學生理解主題的能力,但并不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直接的主題告知。在學生“體會”與“理解”主題以后,其對讀后主題的寫作才是自身思想與語言的表達。而且除對“主題”進行相應的理解以外,“詞、句、篇”的學習也非常有必要,這也會為學生語言的積累奠定一定的基礎。
在寫作時,教師首先要對“主題一致”這一準則進行考慮,不然之前的閱讀活動價值就很難體現。此外,老師也可以通過先前提到的“讀后仿寫”等辦法來輔助學生進行主題語言的積累。
“以讀促寫”教學方案有助于老師進一步從本質上深化對寫作教學的思考。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及怎樣使架構更有效都可以通過研究來明確,這對于理解寫作的教學本質而言有積極作用。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會有很多傾向性問題出現,對當前語言水平、寫作話題的基礎及高效構建等都進行深入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曉英.淺析克拉申的輸入假說[J].雙語學習(學術版),2007(11).
[2]劉燁.“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