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云+孫振媛
摘 要:在高中階段,生物是一門很重要的科目。學生生物成績的好壞對其總體成績的高低有很重要的影響,并間接說明了教師的授課成果。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課程,教師講得生動有趣,學生才能更好地吸收,所以一味地用傳統方式教學不能達到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學習新的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而啟發式教學就能做到這一點。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應用
在高中課程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理論知識,也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用啟發式教學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樂趣中學習知識,不再用以前的傳統方式學習,突破傳統,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剖析啟發式教學方法
1.什么是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課程任務和學生聽講的客觀狀態進行的引導。現在教師已經不能用以前傳統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高中生處在多元化的時代,教師也要讓教學多元化,讓學生積極地打開思路,勇于創新,在樂趣中學習。
2.進行啟發教學的原因
處在多元化的時代,學生單一發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否則會被淘汰,所以就要多元化發展。而傳統的學習方法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生物學涉及的范圍很大,不僅是一點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提高和學生的互動,讓學生能參與其中,體會生物學的樂趣,開發思維邏輯,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
二、啟發式教學的應用措施
1.制訂一個目標
教師要明確培養目標,要明確高中生物教學的任務和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單元的課程和教學環節及教學任務能在重難點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明白其重要性,也可以讓學生對重難點進行分組討論,相互探討,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共同進步,這樣不僅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也能共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是一個雙贏的方法。
例如,新課導入——教師用課件進行演示,向學生展示各種花卉,問大家是什么花,然后拿出一只鋼筆問誰想要,就有一只,怎么辦?接著向同學講解本節課要學習的菊花組織培養,需要大家培育菊花。設計一個目標,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習熱情。
最后,由老師出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相關圖片,提出一些基本問題,如:(1)什么是細胞的全能性?(2)植物組織培養有什么優點?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相關內容,找到對應的答案。
2.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有容易的和難的部分。這就需要教師能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一步步地理解,讓難點問題不再困擾學生學習,讓問題的解決出自學生的思考和交流,這樣他們記憶更加深刻,更能理解難點問題,不僅問題解決了,知識點也記住了,這樣深入淺出,讓生物學不再是學生頭疼的課程。
例如,高中生物第一冊第一講是學習“生命系統的結構層
次”,老師可以以單細胞生物——草履蟲作為細胞的代表,然后針對組織、器官、系統等相對應的層次可以用皮膚、眼睛、泌尿系統進行講解和學習,然后給學生展示一個魚塘,讓大家寫出這個生命系統中所包含的結構層次,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讓學生理解和加深對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認識,這對解題有更大的幫助。
3.進行模擬式教學
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視頻或者模型,讓學生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識點,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板書和課本知識。模擬式教學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記憶力,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在“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向同學們展示“大頭嬰兒”的照片,然后向同學提出“為什么嬰兒會出現這種情況?”引發同學的思考,然后從奶粉的成分上進行分析,啟發學生得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的結論。這種情境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氛圍。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也要提高動手能力,啟發式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擺正心態,整理思路,開闊視野,也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這門學科,對其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讓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學的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紅雷.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9-22.
[2]戴季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五步教學法”的探究[J].文理導航,2014(15):10-14.
[3]劉凱春.淺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及探討方法[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