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紅
摘 要:“青春期”是指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是人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特定的階段。這是一個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時期。說它特殊,因為這個時期所發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劇烈變化,在以前的階段中從未經歷過;說它重要,因為這個時期所發生的變化、引出的矛盾和問題,如果得不到正確、及時的幫助和解決,將會影響到一個人今后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一生。孩子在青春期時不僅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那么,如何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呢?
關鍵詞:青春期;身體變化;審美觀
一、關注青春期孩子身體的變化
做法一:給月經初潮的女孩和出現第二性征的男孩以更多的指導,教給科學的方法。為孩子準備一本青春期發育方面的通俗讀物,和孩子一起看,一起交流,給孩子講一講青春期第二性征是怎么回事。這時,建議父親陪著男孩,母親陪著女孩,向孩子簡單地介紹一下生命的起源。當孩子出現第二性征以后,父母一起為孩子慶賀一下,祝賀他(她)的成長。
做法二:給處在青春早期的孩子適當的營養保證。每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長得高挑靚麗。青春期是一個生理迅速發育和日趨成熟的時期,應合理安排孩子飲食,補充身體足夠的能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零食,不要偏食、挑食,不要受情緒影響或暴飲暴食,更不要盲目節制飲食以求減肥。
做法三: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性形成的態度,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念。作為家長,必須把系統的、科學的性知識教給他們,家長應該成為孩子了解性知識的最可靠來源。因此,家長必須大方地和孩子談性,關注孩子的性教育,給孩子以及時的科學指導。
做法四: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避免孩子受到性侵犯。家長怎樣避免孩子受到性侵犯,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有些部位外人不能碰。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起性別意識,讓他們知道男女有別。家長要幫助孩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隱私部位都不許外人觸碰。
二、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我們應該理解他們內心這種對美的追求。單從審美觀來說,孩子想要努力穿以前家長不會買的衣服,發型和發色想要標新立異,以表示“我與你是不同的”。另外,孩子在穿著上的“標新立異”也是為了“吸引”異性的眼球。青春期正是到了這個想要吸引異性眼球的年齡。
在孩子的這個青春逼人的年齡里,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到努力不去壓抑孩子在這個年齡的本性和正當需求,而是要努力學習并做到:如何用真正高品味的美來引導孩子,讓他找到那個真正最美的自己。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著衣方面,既不能過分保護,也不要過于心急,而應該保持冷靜理智的態度,讓孩子養成穿合適的衣著的好習慣。
三、注重孩子心理問題的疏導
一些青春期孩子出現各種逆反都源于“你不理解我”。接受孩子的正面情緒比較容易,而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容易讓父母抓狂。父母如果能夠借助這個機會好好地引導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發展起較好的情感智慧。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傾聽的工作。先用“傾聽”解決“心情”,然后再用“教導”解決“事情”。不解決心情,就不可能解決事情。
四、引導孩子明確交友規則
我們了解到,在小學生“尋找自我”的這個年齡,孩子的朋友對他形成“自我”的影響比父母的影響力還大!所以,家長要很認真地教導孩子該如何交朋友,給他講清并明確交友的規則。
首先,家長主動和孩子溝通同學的情況,以便家長更多地了解孩子。其次,家長要熱情對待孩子同學。如果孩子需要單獨和某個同學出去玩,家長可以先把他們邀請到自己家里來,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熱情款待他們。再次,家長要熟知孩子的外出情況。孩子每次出去和同學玩,家長都需要知道:跟誰出去,并要知道每個人的名字,也要知道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情。最后,家長要充分相信孩子。即使有時不信,也不要表現出來,抓住證據再批評教育,并告訴孩子,家長相信你不會騙家長。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父母才能為孩子找到一個“正確的自我”并發揮積極的影響。而這個“暢通的溝通”建立在親密的親子關系基礎之上,親密的親子關系應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完成。
為了使孩子能夠正確科學愉快地度過青春早期,請家長在家一定要認真詳細地學習有關青春期的知識,青春期孩子會碰到很多他以前沒有碰到過的事情,父母需要提前教會他該怎么做,而不是在他做錯后才責怪他。父母需要把他當大人一樣信任,而且需要把大人應有的行為模式展現給他看,父母多做值得孩子模仿的事。這樣孩子就會健康地成長給父母看,成為一個敢于擔當、行為正派的人!
參考文獻:
[1]張洪芹,苗軍芙.關于青春期教育的再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3(14).
[2]楊劍,嚴麗萍,王林,等.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