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思
摘 要:初中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技巧、為人處世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個人修養。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呈現模式單一的情況,并不利于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推廣。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有效性。基于此,主要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雖然短時間內可以快速提高成績,但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長期下來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教學質量。因此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不同于小學語文側重于基礎知識教學,而是為銜接高中語文學習夯實基礎,教學過程中拓展基礎知識,同時重視培養學生語文理解能力、人文情感及語文思維。傳統教學模式中難以實現這些教學初衷,而多元化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方法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語文思維,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理解能力與人文情感。此外多元化教學方法實施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全面提升學生語文能力與成績,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具體應用
1.利用問題教學法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將全部學生納入其中,一般一個班級學生有40名左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性,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培養語文思維,這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語文教師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課堂提問中“因材施教”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教師依據學生情況創設問題場景,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設置問題時多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對于后進生,教師可以多問一些“是什么”的問題,而對于學優生則提出“為什么”的問題。比如《安塞腰鼓》教學中,先提出問題:大家知道哪里的腰鼓最有名?學生會給出安塞,順利引出正文。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則會對學生理解全文的中心內涵起到更大的助益。
2.引入教學扮演法
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擁有文化瑰寶無數,而可以編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篇章更是萬中無一的精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表演教學法鼓勵學生以表演的形式將自己理解的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演繹出來,這樣不僅便于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利于他們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因此,教師在一篇講解完畢之后,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將文章的重點內容找出來,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文內容進行改編,成為一個可以用于表演的舞臺劇本,利用晚自習或者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表演。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并積極對課文中心思想進行歸納和總結,有利于他們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改編課文內容,能夠加強他們對文學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有效利用朗誦法
初中語文中詩歌是主要部分之一,要想準確掌握現代詩歌中的語言特色、情感變化、節奏韻律甚至更深層次的意蘊,學生必須反復朗讀、仔細推敲才可。學生在遇到現代詩歌時,不要慌,認認真真地大聲地將詩歌朗讀幾遍。古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學生有足夠的耐心,能夠認真地大聲朗讀幾遍,即使不能一下子就能完全理解,也會有些許領悟,再順著這點理解深入,抽絲剝繭,自會明朗詩歌的意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對于學習效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并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態度,幫助他們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鞏固知識點和語文能力。結合筆者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前大環境下的教學標準,要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態度,可從以下兩點入手:(1)改正以往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在課堂上要認真聽取學生的觀點和思維,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態度,便于以后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在語文寫作課堂中,應盡量幫助學生脫離課堂上的束縛,放飛思維。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到學校周邊的公園或者山林進行寫作,幫助他們加強個人思想和心靈的體驗,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進行思想和心靈的雙重放飛,感悟美好的生活,從而提升寫作能力,寫出更優秀的作品。
總而言之,本文中簡單分析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學已經實現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此外,同時提高學生語文成績與能力,表明多元化教學方法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6(3):61.
[2]何軍惠.探討如何從生活角度進行初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6(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