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花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高校畢業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相對于社會經濟增長出現的就業機會與人才市場需求而言,人才呈現出相對過剩的局面,大學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通過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整個過程順利完成的畢業生資源屬于我國人才資源中十分寶貴的精英資源,如果這部分優質人才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對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負面影響將會是長期的,持續的。而怎樣才能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改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本文認為從現實情況出發對就業難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下本文就從具體方面展開詳細地闡述。
目前在很多人才集中地大中型城市當中,因人力資源地過度集中,大學應屆畢業生雖然具有較高地人才素質與受教育水平,但因缺乏工作經驗,對薪資方面要求較高,往往難以找到理想地就業崗位,而現階段全國呈現出人才向一線大中型城市集中地分布趨勢,這就使得大學生在北上廣深等城市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十分困難,而相對于經濟發達的一線大中型城市,很多正處在發展中的小型城市和城鎮地區在人才方面有較大需求,而相應地人才供應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但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又不愿意在此類地區就業,這就導致大學生就業目標選擇與市場缺口之間不對等的矛盾,一方面市場急需高素質的人才,一方面人才優勢資源過度集中,而大學生在就業方面主要瞄準的是人才集中的大中型城市,造成工作不好找,就業困難。
與此同時,通過高校畢業的很多大學生雖然在專業領域具有較為系統的知識,但在應對現實問題和就業創業方面缺乏可以應用于現實就業的應用型知識,同時因缺乏在人才市場進行就業選擇的經驗,面對一些需要人才的工作崗位不能很好地判斷自身能力與工作性質之間地關系,在就業選擇上往往眼高手低或存在畏難情緒而喪失機會。目前我國人才市場上對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具有需求彈性小,需求與供應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互動機制等特點,而在就業上較為靈活,彈性較大的一般工作崗位因薪資水平較低,難以吸引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其中進行就業,這就使得人才市場上出現學歷越高,就業越難的的情況,大學生就業面臨嚴峻的現實問題。
針對現階段我國人才市場上的就業問題,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指導思想,主張通過創新來改善人才就業溝通互動機制,讓需求與供應得到優化配置,通過改善就業人才分配模式,提高人才的創業能力,為社會閑散人才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對于很多用人企業來說,在人力資源的培育與發展上,業應當注意及時地了解與認識到優質人才地重要性,注意在當前人才市場優質人才供應充足地局面下積極把握機遇,將更多地高素質,高學歷地大學畢業生網羅到企業地人力資源隊伍中,而不應一味地在工作經驗上設定較高門檻而使得優質人才與適應崗位失之交臂。為解決高學歷人才實際工作經驗不足地問題,企業可以針對此類人才設立見習基地,讓一些有能力,有素質的高校學生有通過見習來獲得工作經驗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得人才市場上優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時使得企業的人才隊伍得到優化。
在高等院校當中,學校在高等教育領域應當積極地把握和學習李克強總理在創業問題上的指導精神,在高等教育中融入創業教育思想,通過改革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育中融入創業教育知識,通過在大學生中普及有關的創業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來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工作不好找的現實問題。應當構建以高校為主導、多方聯動的大學畢業生生創業支持方案,構建課堂教育與就業培訓相結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機制,通過在高校學生中普及創業知識,開展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高校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平臺與環境。各級高等院校應當把創業就業工作當做高等教育需要調整教育內容,豐富教學科目的指導方向,在大學中創設有關就業創業方面的知識課程,通過教育讓高校學生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和具備一定的自主創業就業能力。讓學生懂得正確認知自身能力與社會就業現實環境之間的關系,懂得通過提高自身適應性來獲得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從而更好的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解決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就業難,工作不好找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一個教育領域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而怎樣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需要有正確的思想指導,還要開發出切實的教育內容進行應對,這還需要政府、企業和高校在創業就業的課程開發與教育指導上工作作細,工作做好。只有本著針對現實情況靈活調整措施的指導方針進行問題的應對和解決,才能更好地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