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樂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淺談藝考生所面臨的聲樂問題
柏 樂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目前我國藝考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毫無疑問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樹立一個正確的聲樂觀念不僅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必須要了解且要遵從的,筆者結合自己學習聲樂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教學感悟對藝考生所面臨幾個最基本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避免初學聲樂的藝考生進入誤區(qū)。
藝考;歌唱心態(tài);歌唱觀念
聲樂是一門抽象型學科,具有藝術性,技巧性和科學性,而藝考生初步接觸到聲樂猶如一張白紙,盡管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還是不能將作品完整的演繹出來甚至嚴重者損害聲帶,過早結束藝術生涯。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就以個人觀點進行初步探討,希望幫助到在聲樂學習中懵懂的藝考生們。
聲樂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歌唱者正確的心理狀態(tài)是導致歌唱者修養(yǎng)是否提高的必備因素。”[1]但是很多藝考生往往只用幾個月去突擊,為了考試而考試,往往忽視了基礎部分,去練一些超出自己音域能力的歌曲,從而損害嗓子;在課堂上不能很快做到老師的要求,從而喪失信心,質疑老師的教學水平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積極引導,調動學生歌唱的積極性,強調歌唱時應興奮起來,各個腔體積極運動,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有助于各個腔體打開。適當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f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穩(wěn)扎穩(wěn)打,循環(huán)練習基本功。
要想學習好聲樂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歌唱觀念,筆者總結了四個點:打開喉嚨,氣息下沉,高位置唱歌,共鳴,四者缺一不可。在實踐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大多數藝考生都做不到以上四點,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依據這些問題,筆者做出以下總結,并提出解決辦法。
有些同學初次接觸到聲樂演唱,不能放松對待,身體僵硬,口腔肌肉過于緊張,或者大口吸氣,產生整個身體提氣現象。根據這個問題,筆者總結,先讓學生打開口腔,然后再去深吸氣,吸氣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方法去實踐,比如:聞花香,打哈欠,受到驚訝的狀態(tài),都可以讓身體放松,腰一圈有擴張的感覺,在擴張的同時一定要崩住,不要立馬放掉,且氣息應均攤在每個音上,根據歌曲的要求保證氣息所需的量。
在歌唱中,很多老師都會強調打開喉嚨,怎樣才算打開喉嚨?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即喉頭穩(wěn)定,上口蓋積極打開立起來,舌根放松,平放于下牙后,牙關打開,下巴以及喉頭附近肌肉放松,在歌唱時應時刻保持“吸著唱”的狀態(tài)。但是很多藝考生對老師的要求總是存在偏差,常見的有過分撐開喉嚨,在沒有氣息的支撐下,喉頭肌肉緊張,過分將壓力放在下巴上,舌根拱起,形成不良歌唱習慣。這樣唱不僅聲音生硬,沉悶,嚴重的還會引起聲帶病變。針對這類情況,筆者建議應加強練習哼鳴,口腔放松,重心放在高位置上。還有些學生為了將喉頭放下,過分壓喉,舌根僵硬,聲音小且模糊不清。筆者建議在練習的時候對著鏡子,舌根放松,吸氣的同時舌頭中間會下凹,口腔空間會增大,出來的聲音色彩是飽滿且圓潤的。
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同時也是歌唱的基礎,很多藝考生不習慣深吸氣,導致氣息淺或者氣不夠,有的甚至去撐肚子這都是不正確的。在歌唱中常見的沒氣息就體現在大白嗓唱歌,為了追求大音量,沒有氣息,沒有高位置和共鳴的情況下,喉頭發(fā)力,咬字在唇齒之間,發(fā)出干澀而直白的聲音。針對這種情況,建議氣息下沉,找到支點,腔體打開,循序漸進。
很多同學在歌唱時總是出現真假聲打架問題,比如:高音能上去,低音下不來,要么在換聲點高音上不去,除了氣息的運用沒有正確掌握,更重要的是沒有熟練掌握高位置歌唱。遇到這種問題,老師應引導學生不要改變假聲歌唱狀態(tài),把歌唱中所有字都在“假聲”的位置轉換,在練聲中,要注意氣息放下來,高位置的聲音與放下來的氣息連成一線,不能脫節(jié),強調學生自然地掛笑肌歌唱或者盡量向遠距離傳遞聲音,有種拋物線的感覺,讓聲音靠前,在練聲中,最好使用自上而下的音階練習,在高音處起音,統(tǒng)一所有的母音,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高位置。
“在傳統(tǒng)歌唱訓練中,一直以歌唱中的人體感覺為依據解釋發(fā)聲與共鳴現象。”[2]把自己看成一個音箱,發(fā)出立體聲,讓聲音有穿透力。共鳴一共分為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將這三者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管道,使得上下通暢,沒有閉塞。當然,根據不同歌曲演繹不同情感所需的共鳴也會不一樣,但是只要遵從三者相互協調,字正腔圓,發(fā)出的聲音一定是最飽滿,最舒服的。
聲樂是一門技巧性課程,和一些理論課程有所不同,不是只花時間大量練習就會有效果,聲樂更注重的是動腦。1.能夠正確理解老師的要求,多用耳朵聽,盲目在琴房里大聲嘶吼都是不正確的,建議在上課或者課下練習時,借用錄音設備等幫助自己找到歌唱問題,多琢磨,多嘗試,多體會。2.面對一首新作品,要能準確分析,理解作品內容以及準確演繹歌唱作品,富有藝術表現力。3.歌唱時協調各個身體器官,加強鍛煉身體,保護嗓子,才能有最飽滿的歌唱狀態(tài)。
以上是筆者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希望對廣大藝考生有些許幫助和啟發(fā)。當然聲樂演唱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更應在實踐中反復琢磨,多去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少走彎路,這樣才能在歌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 張琦佳.淺談歌唱者的心理狀態(tài)[J].當代音樂,2016,15:74-76.
[2] 付靖濤.關于聲樂演唱中的“共鳴”[J].當代音樂,2016,1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