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瑞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節奏訓練在中學音樂教學法中的應用
邵 瑞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新課標內容的不斷更新,中學音樂的教學要求學生要掌握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都有了新增長和變化。節奏是學習音樂科目中的重要內容,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法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為了不斷增強學生的音樂節奏感,筆者就在本文中就節奏訓練在中學音樂教學法中的應用展開闡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探討。希望對中學音樂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有所幫助。
中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應用
節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教育教學觀念的不斷改變,音樂在教學過程中所占據的位置不斷提高,為了不斷提高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節奏感的培養。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音樂節奏運用方面涉及的不夠深入,因此要加強和提高學生注重節奏在音樂當中的運用和理解,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學習思維更加清晰明了,所以通過改進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節奏訓練的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能力和創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節奏感是一種基于我們個人生理基礎和心理情感的基本音樂才能,通過后天的不斷學習與努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節奏感,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加容易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與內容,節奏訓練在音樂課堂上的應用可以有效增添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課程中放松心情,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有夯實基礎才能不斷提高中學音樂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節奏、節拍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練習,如讓學生大聲讀一些歌曲的節奏,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節奏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組織學生模仿一些節奏的韻律,在模仿的過程中適當地加入一些情感語氣,來學習與鞏固教材中的各種音符,在教師的帶動下組織學生打節拍,來提高學生對韻律的認識,通過這種節奏訓練的方式來學習中學音樂中的基礎知識,增添學生們學習音樂的樂趣,使中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濃厚。
在中學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對教材中知識內容的學習以及歌曲韻律的掌握,還要鼓勵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來領悟各種音樂的節奏,通過這種不斷訓練地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中學音樂的認識,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音樂來源于現實的生活中,河流的流水聲,小鳥的歡叫聲等等,這些都具有獨特的音樂節奏,所以學生要善于借助生活的平臺,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節奏訓練,用心來領悟學習音樂的精髓,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應用這種教學和學習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生活中處處存在節奏,學會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要樂于傾聽,用心領悟生活中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種節奏。另外,我們音樂教師也可以將蘊含在其中的節奏提煉出來,通過不斷地練習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能力,并通過一定的方式來指導學生掌握這些音樂的節奏。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來增強學生的對音樂節奏的學習意識,不斷體驗生活中的各種節奏,使學生擁有發現音樂美的能力,感受大自然以及生活中各種音樂的節奏,擴寬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這種節奏訓練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節奏。
在掌握的一定的音樂節奏后,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通過加強運用音樂節奏知識、開展音樂節奏訓練的教學方式來鼓勵學生了解音樂創作。在初期階段,我們教師可以運用歌曲的節奏來將較為簡單的音樂歌曲歌詞進行改編,在改編的過程中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體會,以此來鞏固學生對歌曲音樂節奏的掌握程度,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改編的歌曲中,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創作,來更加深刻地領悟音樂節奏強大的功能與魅力,在改編與創作的過程中來抒發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掌握不同音樂風格的節奏特點,結合歌曲的創作,教師通過這種節奏訓練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在中學音樂的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努力,將所學的音樂知識進行恰當地運用,使其成為屬于自己的知識,提高對音樂的認識,同時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
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且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習音樂的各種能力。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通過節奏訓練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基礎知識的掌握,增添學生的學習樂趣;同時做到聯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節奏獨特的魅力;另外也讓學生參與教師的歌詞創作來鞏固所學的音樂節奏知識,全面提高中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而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
[1] 張北北.奧爾夫教學法中節奏訓練在兒童音樂興趣培養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6,13:24-27.
[2] 龍霞.淺析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