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傳浩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2)
對利用仰臥起坐進行體測及腰腹力量訓練的審視①
席傳浩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2)
仰臥起坐作為傳統的腰腹肌力量訓練方法在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及大眾體育中廣泛應用,但它造成頸椎傷害的言論使其一度低迷。通過文獻資料法、理論分析法進一步研究分析目前備受質疑的仰臥起坐,旨在說明仰臥起坐出現問題的背景、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問題的策略疑慮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研究發現:仰臥起坐中出現的“雙手抱頭”動作質疑之聲最強,對仰臥起坐動作認識有誤及錯誤的運動意識與運動目的的強迫性是導致“雙手抱頭”錯誤動作的主要原因;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是改變與取締仰臥起坐,但兩個策略都存在一定的疑慮。
仰臥起坐 體測 腰腹力量訓練
仰臥起坐作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一項重要測試指標,在學校體育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但不久之前,“仰臥起坐致癱瘓”及“仰臥起坐是否應該退出體側”的話題在網上引起熱議,在社會中也掀起了一時的爭論,支持與反對各據一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人皆知的仰臥起坐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隱患,是堅持采用,還是放棄,或改進?因此,對仰臥起坐從多角度的重新審視是極其必要的。
在我國對仰臥起坐的合理性持懷疑與否定態度的最先出現在醫學界:“抱頭仰臥起坐使頸椎和頸部的軟組織承受了很強的屈曲應力,輕者肌肉、韌帶拉傷;重者可能造成急性椎間盤突出;“傳統的抱頭式仰臥起坐極易造成頸部損傷”[2]。隨后,社會中又出現了臺灣男子仰臥起坐后血管爆裂、杭州男子仰臥起坐后腦出血等負面新聞,仰臥起坐的爭議性再次發酵,并且在部分大中小學的體育課及大眾日常鍛煉中出現進退兩難的局面,使人們束手無策。最后,隨著醫學專家的有力分析、健身教練的專業指導及美國軍隊叫停仰臥起坐測試的報道,仰臥起坐作為學生體測及腰腹力量訓練的方法是否合理,其質疑聲達到最高點,不得不使人們對其進行重新的審視與分析研究。
2.1 對仰臥起坐動作認識有誤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仰臥起坐的動作要求是:“受試者仰臥于軟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兩手手指交叉貼于腦后。同伴按壓其踝關節,以固定下肢”[3]。具備專業知識或有運動經驗的人知道“兩手手指交叉貼于腦后”是為了固定頭頸部,在做“起坐”動作時只靠腹部肌肉收縮帶動上體運動,上肢肌肉是相對放松的;而一部分人把其中的“兩手手指交叉貼于腦后”理解為“兩手抱頭”,做“起坐”動作時不只是腰腹肌肉用力,兩手臂也要協同用力,因此,無論是指導者還是練習者,只要對仰臥起坐動作要求的誤解,就會形成了理所當然的“兩手抱頭”用力,這是產生錯誤動作主要原因。
2.2 錯誤的運動意識及運動目的的強迫性
在知曉仰臥起坐正確動作的前提下,也會出現兩種有意識的“雙手抱頭”錯誤動作現象:(1)在利用仰臥起坐進行單純性的腰腹力量練習時,練習者在完成力所能及的標準正確動作后,會出現腰腹肌力竭狀態,導致練習者不能完成或只能完成一半的動作,而在此時他們就會借助“兩手抱頭”協同腰腹肌向前上方用力,彌補腰腹力量的不足,勉強完成動作,“數量多,效果好”的錯誤意識,導致練習效果事倍功半,得不償失。(2)在利用仰臥起坐進行身體素質測試與考核時,受試者能力有限,常會有再完成幾個就能達到及格或優秀的情況,為了完成“理想目標”,往往會“不擇手段”,很多錯誤動作隨即出現,“雙手抱頭協同腰腹用力”就是常見錯誤動作之一,在所謂的“理想目標”的誘導及強迫的驅使下,這種“明知故犯”的現象比比皆是。
3.1 改進仰臥起坐動作技術
在“雙手抱頭”動作會產生對頸椎壓迫的言論下,改進仰臥起坐動作技術要求是勢在必行的,改變仰臥起坐動作技術主要體現在練習者手臂動作及位置的改變,改進后的技術要求為:受試者仰臥,腹部與大腿呈90°,兩手臂由交叉貼于腦后變為兩前臂交叉置于胸前,腳部固定,腹部主動發力進行起坐動作(如圖1右側所示),被稱為“新式仰臥起坐”。
傳統與新式仰臥起坐動作雖然只是手臂動作及位置的改變,并能有效避免所謂的“雙手抱頭”壓迫頸椎現象,但是手臂動作及位置的改變導致人體起坐時上體重心也產生了變化。如圖1所示,進行傳統仰臥起坐時,人體上體重心在A點,以臀部為支點(B點),腰腹肌主動發力,克服重力做功,根據杠桿原理,其產生的阻力矩為:M=mgL;而進行新式仰臥起坐時,人體上體重心A點下移,導致阻力臂減小,其他條件不變,那么產生的阻力矩為:M’=mgl,由于新式仰臥起坐比傳統仰臥起坐的阻力臂小(l 圖1 傳統與新式仰臥起坐姿勢及受力特點的對比示意圖 3.2 取締仰臥起坐 隨著健身行業的崛起,新穎而豐富的健身方法大量涌出,例如卷腹、平板支撐。從健身、訓練角度看,卷腹、平板支撐等對腰腹肌力量的強化效果不比仰臥起坐差,實用性也較高,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運動意識并存在運動目的的強迫性,同樣還會出現“追求數量,忽略質量”的現象,錯誤動作及追求“理想目標”而突破身體極限也就隨之而來,在這種不再“量力而行”的行為下,“超負荷運動”就會產生,必然存在對身體的傷害。任何事都是兩面性的,有競爭就有優劣之分,為爭優劣而“奮不顧身”,競技體育如此,測試考核亦如此。競技體育具有特殊性,在此不述,而在競爭性的測試考核中,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都會存在傷害,只是部位不同,程度有別罷了,仰臥起坐并沒有錯,而是大環境下的競爭給予了它“反面角色”。因此,取締仰臥起坐,用其他方法代替只是緩兵之計,而長久之計在于考核測試制度的改革及“適可而止、量力而行”思想的正確培養,非一日之寒。 (1)仰臥起坐對頸椎的損傷還有待考證,如果仰臥起坐對頸椎有害,“雙手抱頭”的錯誤動作是致害的主要因素,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是對仰臥起坐動作認識有誤和錯誤的運動意識及運動目的的強迫性。 (2)目前提出兩種解決問題的對策:①改變仰臥起坐的技術要求,即由之前的“雙手交叉貼于腦后”變為“兩前臂交叉置于胸前”,但動作改變后重心下移,使得仰臥起坐難度降低,應該考慮重新制定測試考核中的評價標準。②取締仰臥起坐,用其他方法取而代之,但測試與考核是存在競爭性的,使受試者不再量力而行。 (3)在應試競爭的大環境下,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都會給身體帶來傷害,考核測試制度的改革及“適可而止、量力而行”思想的正確培養才是長久之計。 [1]鄭殷玨,方愛蓮,蔡金明,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比較研究[J].體育科學,2009,29(7):92-96. [2]潘旭東.實用神經脊柱病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840-843. [3]國家體委,國家教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Z].2007. G808 A 2095-2813(2017)07(c)-0027-02 席傳浩(1988,10—),男,漢,山東濟南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訓練。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027
4 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