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校長 李 萍
以課程為本促素質提升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校長 李 萍

校園研修
編者按:學校課程的開設與實施既需要因地制宜,又要有所堅持,因地制宜是為了兼顧校情、學情、師情,有所堅持是一定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培養核心素養。沙河市兩所課堂改革實驗學校在這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效果顯著。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直非常注重以課程引領發展,在學校課程創建與實施方面大膽創新,勇于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發展之路。我校的課程創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持之以恒抓主題閱讀。經過廣泛學習和研究,我們認定主題閱讀就是學校課程改革首先要做的工作。我們認識到,主題閱讀核心思想是在現行教材的基礎上,增加兩翼教材——《主題讀寫》和《經典誦讀》,從而達到課內海量閱讀,實現培養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目的。目前,主題閱讀教學法,不僅已經有成熟的兩翼教材,而且有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可以很好解決小學語文課堂高耗低效問題。
主題閱讀并非毫無章法的任由學生閱讀,而是在“一主兩翼”教材的基礎上開發了七種課型,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抓手,什么樣的內容適合什么樣的課型,都有章可循。以七種課型之一的分享展示課型為例,這種課型是進入主題閱讀領域非常好的抓手,我們以此為切入點,倡導各年級搞好每單元一次的主題詩會,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閱讀和積累。
目前我校詩會的展示形式,既有班內的小型詩會,又有年組班級之間交流或家長參與的中型詩會,還有“六一”舞臺的全校性的大型詩會。詩會展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已經成為我校學生語文學習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三年來,我校教師在專家的引領下,不斷地學習,積極地實踐,努力改變著自己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主題閱讀全部七種課型的教學理論及實施策略。走主題閱讀之路,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師生的語文素養,教師的研究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習作水平穩步提高。
2.開設多樣化校本課程。目前,我校的校本課程以社團活動為主。從2013年9月份我校首先成立13個社團開始,到現在為三至五年級的學生開設了32個社團17個項目,學生個性化學習找到了依托。在中央電教館組織的校園專題片的評選活動中,我校教師拍攝的《社團,我們的樂園》獲全國二等獎。我校的社團課程,已經成為了常態教學內容,并逐步成為學校辦學的亮點,深受學生喜愛和家長贊譽。
幾年來,我們以課程建設為抓手進行的教學改革在探索、挑戰、堅持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離我們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堅持和努力仍然是我們在教學改革領域最需要的精神,我們相信,在國家政策推動下、通過我們的努力,我校以課程發展為載體的教學改革一定會越來越好,我校也必定會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