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康達學校董事長 李雪芳
創新機制 激活課改
○沙河市康達學校董事長 李雪芳

2006年起,我校開始啟動課堂教學改革。十年來,我們不斷健全相關機制,強化推進措施,以激活教師的教改內驅力為著力點,實現了“新課堂”的構建。
1.改革管理機制,實行“年級校長”負責制。2008年,我們針對原來政教處,教導處,教研室上傳下達,執行力不足的弊病,大膽改革,將原有的三處室的12位中層干部分派到各年級,分別擔任政教和教學年級校長,同時互兼對應的副校長。一個年級兩位主管,統籌年級事務。他們既是教改的設計者、指揮者、率先垂范的引領者,又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著力推進的踐行者。改變了以往“學校精細布置,處室上傳下達,教師行為茫然”的被動格局,執行力空前提高。這一舉措為教改奠定了堅實的機制保證。
2.研究教學模式,強化推進措施。在廣泛外出學習,吸納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制訂了“康達教學模式”,即課前兩分鐘——入境導學——自學目標——自主檢測——合作學習——當堂展示——當堂練習“七步曲”。在行為層面,我們從以下著力點進行推進。
①精心制訂“新模式標準”。教學模式形成文字后,由于教師理解能力、操作水平不平衡,勢必導致課堂效果參差不齊。為此,我們把標準前置,將每個環節都制定操作規范和標準,讓每位教師做有抓手,驗有版本。
②“一二三”活動常態化運行。“一二三”即“一課兩上三議”。我們始終堅持每節課上兩次,議三次,做到精益求精。這是我校長期堅持且行之有效的常態化研課方式。
③“兩級檢課”常抓不懈。每周學校領導聽課、檢課不少于8節,年級校長不少于10節,從而精準把控課堂推進狀態和課堂現實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改善。
3.多元化樹“領袖”教師,激活教師內驅力。伴隨著教改的深入,教師的自我成就感和價值感不斷提升,內驅力在增強,學校因勢利導,不間斷助力推進。主要表現在:
①評選“優質課”。啟動“優質課”評比活動。組成專業“評師團”,用兩個月的時間評選出24位優質課老師,公開表彰。
②在“榜樣帶動,全員提升”的基礎上,啟動“新課堂,過關課”工程。按“顯著特征、教師表現,學生表現,課堂實效”四大塊細化為20條驗收標準,依“教師申請,年級初驗,學校終審”的步驟,逐個驗收。過關者予以獎勵。
③評選“功勛教師”,鞏固教改成果。我校教改模式日臻成熟,這就需要樹立一批標桿教師,固塑課堂模式。為此,我們以“課堂實效,學生幸福指數,家長評價”三項指標進行評定,樹立“功勛教師”,既增強了教師群體的榮譽感,也推動了教改進一步深入。
以上舉措,激活了教師學、趕、超的教改內驅力,使得我校教學改革增強了持續深入推進的動力,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