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桐梅,張秋實,閔宏偉,徐園園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微視頻在助產學實踐技能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研究
朱桐梅,張秋實,閔宏偉,徐園園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高職助產專業;微視頻;助產學;實踐教學
助產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實踐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實習效果、用人單位的滿意度及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在本團隊開展的助產崗位能力調查中發現,專科助產及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賦值為(4.62±0.49)分,使用Likert5級評分法,5分為非常需要,對專科助產及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給予滿分的人數占比為61.90%[1]。微視頻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2]。為了提高我院高職助產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本團隊教師在信息中心專職錄像教師的協助下精心錄制精準而短小的視頻,用來指導學生課上、課后反復練習,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順應時代發展,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實踐操作的教學程序是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回示,部分學生在觀看教師的示范操作時注意力不夠集中,以至于一開始的操作就是錯誤的,因為“首因效應”,經過多次練習糾正仍然難以改正。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根據“95后”學生學習認知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團隊教師參與錄制微視頻,學生在教師示教時若觀看不夠認真,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機等及時觀看,從而避免錯誤的操作。
1.2 建立微視頻錄制團隊,保證視頻質量
(1)微視頻錄制團隊由專業教師、臨床專家和專職攝影師組成,他們共同分析助產技術操作特點,注意細節的清晰錄制,保證視頻質量。
(2)通過專家咨詢論證,確定我院助產專業助產學實訓項目,分5個模塊:模塊1:助產技能基礎;胎兒各期發育與產科術語;產前檢查;胎兒監護儀的使用。模塊2:常用助產技術,包括洗手、穿無菌衣;打產包、鋪產臺;分娩機制;外陰沖洗、消毒;觀察產程并繪制產程圖;助產(接生胎兒、接生胎盤);新生兒出生時的處理技術。模塊3:產后護理技術,包括母乳喂養指導;會陰傷口護理。模塊4:新生兒護理技術,包括新生兒沐浴、撫觸;新生兒窒息復蘇術;溫箱、藍光箱的使用。模塊5:異常分娩處理技術,包括會陰切開縫合術、胎頭吸引術[3]。
(3)利用學院新建成的功能齊全、與臨床產科設置一致的婦兒實訓中心,中心內建有產前檢查室、待產室、模擬產房、母嬰同室、新生兒室等功能區,配備有分娩模型、產科腹部檢查模型、產包、新生兒安妮窒息復蘇術模型等,制訂標準操作流程,精心攝制22個微視頻,時長10~20分鐘。
1.3 恰當應用微視頻,提升學習效果
將微視頻通過資源庫、班級QQ群發布,實訓課前安排學生通過手機觀看微視頻,課上仍然按照傳統教學步驟教學,學生先觀看教師示教,再分組操作,但是要求動手之前一定要熟悉操作,如果不熟悉則再次觀看微視頻,然后動手,減少“首因效應”的影響。課后練習時,學生可以很方便地觀看微視頻,以加深印象,最終熟練掌握每一個操作。
2.1 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開展微視頻教學的2015級(實驗組)助產專業學生的助產實踐技能考核成績(83.6±9.8)分,沒有開展微視頻教學的2014級(對照組)助產專業學生的助產實踐技能考核成績(78.1±8.8)分,實驗組學生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實驗組學生對微視頻實踐教學的評價(見表1)

表1 實驗組對微視頻實踐教學的評價(n=119)
3.1 將微視頻應用于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高職助產專業教育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助產學是助產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對理論和實踐技能要求都很高的一門課程,在學校教育和臨床工作中都較為重要。采取微視頻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課前對操作內容已有充分了解,課上觀看教師示教時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自學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在網絡購物、游戲占據學生大量業余時間的時代背景下,微視頻教學“搶回”了一些學習時間[4]。
3.2 微視頻的應用對教師的挑戰
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踐者,又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制作的微視頻包含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的結晶[5]。微視頻教學的引入,使教師扮演著編劇、導演、演員等角色[6]。首先,要求教師組成團隊精心組織、錄制視頻;其次,微視頻錄制結束后,教師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7-8]。
[1]朱桐梅,吳麗榮,潘青,等.江蘇省助產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調查分析與思考[J].中國婦幼保健,2014(27):4371-4372.
[2]劉俊香,楊柳清,丁洪瓊.微課視頻在高職高專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33):4557-4558.
[3]朱桐梅,潘青,艾梅,等.高職助產專業助產學課程實訓項目的構建[J].護理管理雜志,2015(2):110-112.
[4]牛宇佳.“微課助學”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建筑專業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11):146-147.
[5]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6]冉素娟,李秋,李廷玉,等.案例為基礎的臨床教學查房模式改革的實踐研究[J].重慶醫學,2012(8):823-825.
[7]徐輝航,喻愛芳,曾健,等.微課教學法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4):82-83.
[8]劉慧霞.微課在護理高職高專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1):489-490.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08-02
2014—2016年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課題(JGXM201410);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助產教育與專業建設研究”資助(szwzytd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