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著人類歷史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奏響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時代華章。七次曲代會以來,廣大曲藝工作者奮力投身這一歷史征程當中,用智慧汗水、用行動擔當抒寫著這一偉大史詩。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心連心,與時代同奮進是曲藝界的優良傳統,也是廣大曲藝工作者的內心呼喚。在新中國成立65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等重大歷史節點上,中國曲協精心組織上百位曲藝家聚焦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用百余部優秀作品,再現了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熱情地歌頌了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
傾情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是曲藝人的自覺擔當。圍繞“一帶一路”,中國曲協組織優秀曲藝作家進行采風創作絲路行,創作出了單弦《夢想成真》、快板《隴原新貌》等一批立在舞臺、深受觀眾喜愛的曲藝作品。圍繞“扶貧攻堅”,中國曲協精心組織溫暖——甘肅省“雙聯”行動主題晚會,大力實施曲藝星火工程,在四川南江、甘肅隴南、西藏拉薩等地積極開展文藝扶貧。
深情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曲藝具有勸人向上向善向美的天然品性。五年來,中國曲協積極開展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我們的價值觀—曲藝走基層全國百場巡演,用一部部展現榜樣力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曲藝作品,感染感動了億萬觀眾。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中國曲協文藝志愿服務團,平均每月組織2場“送歡笑”到基層,讓盛開的牡丹之花溫潤了百姓心田。
大力推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
作品和人才是曲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在中國曲藝牡丹獎的導向帶動下,相聲《滿腹經綸》、諧劇《麻將人生》等一批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應運而生。以中國曲藝節為代表的曲藝品牌活動、全國曲藝創作高級研修班、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行動等平臺、載體和舉措對于曲藝精品和人才的競相涌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極大地推動了曲藝事業的發展。
筑牢曲藝科學發展之基
學術研究、理論評論、宣傳輿論是曲藝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五年來,中國曲協圍繞事關曲藝事業全局的重大問題,召開不同規模層次的座談會、研討會、評介會100多次,設立了曲藝發展史上第一個曲藝藝術研究基金,開發高等教育曲藝類本科專業教材,舉辦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峰會,成立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聯盟,全面構建適應當代需求的曲藝學科。
積極拓展對外民間文化交流渠道
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價值,傳播中國聲音是曲藝承擔的莊嚴使命。五年來,以中華曲藝海外行這一龍頭工程為牽引,中華曲韻漂洋過海,在全球5個大洲近20個國家激情唱響。先后打造巴黎中國曲藝節、德國中國曲藝周等品牌活動。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邀請美國、法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的近百位藝術家及其團隊來華交流。充分發揮中華曲藝的主場優勢,精心舉辦國際幽默藝術周。持續開展與港澳臺地區曲藝文化交流,進一步強化了中華兒女文化同源、民族同根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切實發揮行業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中國曲協始終以教育培養凝聚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帶好曲藝隊伍為主要職責。五年來,中國曲協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數量穩步增長,會員發展進一步向新曲藝組織、新曲藝群體和基層創作一線傾斜。大力實施曲藝名家風采工程,率先出臺《中國曲藝工作者行為守則》和配套實施辦法,率先成立行風建設委員會,率先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中國曲協高度重視曲藝維權工作;注重發揮中國曲藝之鄉(名城)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廣大基層曲藝工作者提供廣闊舞臺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