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
八月立秋,自然界進入了“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但是盛夏余熱未消,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然較高,且尚有“一伏”未至,因此從立秋起至秋分前的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天氣以濕熱交蒸為特點——濕、熱、燥并重,晝熱夜涼,氣候多變,人體若得不到適度調養,就容易患病。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秋季燥邪當令,容易傷肺,以潤為貴。除了在飲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潤肺、養血滋陰的食物,比如白蘿卜、銀耳、百合、雪梨、芝麻等,選擇適當的茶飲滋補身體,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花增茶香潤秋燥
坊間對于飲茶養生,素有“寧品三朵花,不飲二兩茶”之說。花茶宜清飲,不加奶、糖,以保持天然香味。
1.菊花茶:《本草綱目》中記載“菊之品九百種”,其中以杭菊、懷菊、亳菊、滁菊最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稱。尤以蘇杭一帶的白菊藥效最好,杭白菊中又以胎菊的飲用價值最高,含有豐富的菊苷、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祖國醫學認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熱、明目、解毒、祛肝火等功效,古人稱之為“延壽客”。
可取3克菊花以沸水沖泡,也可加入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肝火旺盛、實熱煩躁、眼睛干澀、血壓易高的人群適宜飲用。如果在3~5克菊花茶中加入7~8粒枸杞,泡成 “菊杞茶”,“寒”“溫”互補,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體質虛寒、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宜經常飲用菊花茶。
2.玫瑰茄:又名“洛神花”,夏秋之交盛放,花朵紅、綠、黃相間,有“植物紅寶石”的美譽。玫瑰茄氣味微香、味酸,性寒,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降壓、養顏消斑、解毒、解酒,降肝火、生津止渴、醒腦安神等功效。
取玫瑰茄3~5克,以溫開水沖泡,加入適量冰糖或蜂蜜調味,即成一杯別有風味的玫瑰茄茶;也可用玫瑰茄1克,菊花3朵,枸杞5粒,胖大海1顆,沖泡1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此茶可清咽利喉、潤燥;若在玫瑰茄茶中加入山楂3~5顆,煮沸3分鐘,加入槐花蜜,則有健胃消食,促進消化之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玫瑰茄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胃酸過多的人不宜飲用。
◎刮油美容烏龍茶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保留有綠茶的清香,但無一般綠茶的澀感;有紅茶的醇美,香氣卻更加濃厚。烏龍茶之中,大家日常飲用較多的有大紅袍和鐵觀音。烏龍茶沖泡后茶汁呈半透明的琥珀色。初秋飲烏龍,不至于太燥熱,也不會太寒涼,可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立秋時節,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風俗。但是剛剛經過盛夏,由于常食冷飲、水果等,咱們的脾胃尚未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每天飲幾杯烏龍茶,能起到解油膩、促消化的作用。此外,烏龍茶中還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有加強新陳代謝,幫助減肥的功效。
◎生津提神綠茶香
“秋老虎”厲害得很,天氣燥熱,晝夜溫差大,人體易口干舌燥,皮膚干癢,津液消耗大,此時宜飲龍井、毛尖、碧螺春等綠茶。綠茶性寒,味道略苦,具有清熱、消暑、解毒、祛火、降燥、止渴、生津、提神等功效。綠茶中含有很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如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十余種微量元素等等。其中,氨基酸的含量多于其他茶類。綠茶葉碧湯清,甘香微苦,十分爽口。長夏時節,飲一杯綠茶既可潤燥消暑,還能提神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