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源+李麗+劉涯筠
“厚德博雅,崇真篤行”,這是年輕的華中師大龍崗附中的校訓。
“敢為人先,追求卓越”,這是年輕的華中師大龍崗附中的精神。
短短四年,華中師大龍崗附中在“和美教育”的旗幟下破繭化蝶,辦出了特色,辦出了讓家長和社會滿意的好成績,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成為了“強強聯手”“名校辦名校”的一面旗幟,鑄造了深圳“東進戰略”的深圳質量和龍崗教育的新標桿。
創新教育 構建“和美教育”體系
近年來,龍崗區委區政府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持續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決策,龍崗教育持續高歌猛進,跨過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在深圳“東進戰略”中鼎力打造深圳教育新高地。
正是在龍崗區委區政府的厚愛下,2013年,華中師大龍崗附中應運而生。上任伊始,劉彩賓校長深感肩挑千斤重擔,責任重大。他暗下決心決不能辜負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殷切期望,更不能辜負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期盼。
學校開辦初期,面臨校園建設、教學設施、教師隊伍、管理架構、生源起點等諸多困難。面對政府對合作辦學的高標準,社會對品牌學校的高期望,家長對新辦學校的高質疑。學校發展路在何方?學校怎樣辦出特色?怎樣才能趟出一條新路?
2013年第一年招生,12個班635人,標準分600以上僅11人。57名教師隊伍中幾乎清一色是剛走出校門的年輕教師。劉彩賓校長把“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人人頂天立地”的第一條標語掛在了教學樓上。
在艱苦創業之時,校長適時提出了“和美教育”新理念。
所謂“和美教育”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和諧發展。是從素質教育的價值層面出發,明確學校要堅持素質教育方向,充分挖掘師生潛能,促進教師“又紅又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和諧發展,這是“和美教育”的內涵;二是指合作共贏。從學校辦學特色出發,作為合辦學校,就是要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借鑒成功的教育模式,實現教育的高位均衡,“合作—整合—融合”;三是指追求卓越。華中師大龍崗附中要成為華中師大合辦學校素質教育的窗口學校,教師要成為卓越教師,學生要成為卓越學生。
“和美教育”中的三大支柱分別為“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注重實踐”的生活德育體系;科學規劃“基礎能力課程+個性特長課程+實踐創新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倡導推行“能力導向,問題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正是在“和美教育”辦學理念下,華中師大龍崗附中在辦學道路中攻堅克難、踏石留痕,學校在合作辦學中注重“和”,和既是過程也是方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整合合作辦學的資源,致力于學校發展;在學校管理中注重“和”,學校領導班子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共同謀劃學校發展;在師生發展中注重“和”,要求教師德才兼備,引導學生和諧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和”,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努力構建“和美”課程,實施“和美”德育,營造“和美”課堂,和美理念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中。
怎樣詮釋“和美教育”中的“美”?“美”是追求,也是境界。“特色明、創新型、國際化、現代化的現代品牌學校”是學校美好的愿景,學校用遠大的辦學目標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引領師生發展。學校鼓勵教師成為“最美教師”,激勵學生成為“最美”學生,每一個華師附中人心中都一個“美夢”:學校發展更好更快!教學質量更高更全!校園建設更新更美!

獨樹一幟 內涵式發展戰略放異彩
學校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學校的軟實力建設,怎樣在軟實力建設獨樹一幟?怎樣讓學校的軟實力在學校發展中貫穿始終?為此,學校追求“內涵式發展戰略”。
學校內涵式發展戰略由三個“內核”構成:構建優質學校文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開發實施課程體系。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本質特征是“生成”,是在自身創造各種條件的基礎上,形成學校本身發展的動力、氛圍和態勢。學校文化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本質所在,教師隊伍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關鍵因素,課程開發與實施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根本途徑。
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有“四大特征”:質量發展、精細發展、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
質量發展是內涵式發展的第一要素,強調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也就是提升學校的“軟實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上,使得規模與質量、效益達到有機的協調統一。
精細發展與粗放發展背道而弛,精細型發展秉“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的原則,將學校中教學、德育、教師素質提高等作為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關注重點,在事關學校發展的每項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細琢。
特色發展與同質發展相背而行,特色立校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唯一路徑,特色發展是學校的主題曲,唯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學校才能在創新路線圖中實現跨越式大發展。
創新發展的反面是模仿發展。創新發展是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創新源于內部變革力量的推動,創新與繼承、創新與務實、創新與發展相輔相成,創新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
歸根結底,所謂學校內涵式發展就是以師生身心發展為基礎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益的全面進步,是更注重人的發展,注重質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細,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創新,注重可持續的學校發展模式和思路。
“我們為什么要在和美教育的旗幟下走內涵式發展之路?我們為什么要實施內涵式發展戰略?這是學校發展方向的百年大計問題!這是學校發展路徑的關鍵問題!”華中師大龍崗附中劉彩賓校長特別強調說。
搭建平臺 培育“四有”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短短四年,華中師大龍崗附中的師資隊伍由最初的57人發展到目前的275人,其中專任教師221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2人,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7人,市骨干教師、教壇新秀6人,獲得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63人。“名師引領培育名師,教學相長成就教學”成為我校年輕教師專業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建設一支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校長對教師提出了“四有”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
師德是學校教育的靈魂。為此,學校始終把師德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最前面,每學年開學,學校就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師風師德教育活動”。每周四下午為政治和業務學習時間,學校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師德師風教育,要求教師嚴守師德底線。 學校開展多種形式德育教育活動,積極利用年級會、年輕教師讀書會、德育工作會、科組會、教職工大會等多種方式組織教師學習《憲法》、《教師法》、《教育法》,邀請省內外教育專家、學者、深圳市“年度教師”宣講團來校進行師德專題報告;利用“德育工作論壇”等陣地,組織優秀德育專家、本校優秀教師暢談教育理念。
學校堅持德育教學和專業發展雙輪驅動,依托合作辦學平臺,充分挖掘資源,大力引進和培育優秀教師。主要表現為學校的“四大舉措”: 一是通過華師大合作平臺面向全國選聘優秀教師;二是聘請華中師大一附中金牌教練、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為年輕教師的指導老師,成立特級教師工作室和名師工作室,名校名師定期到學校進行教學指導工作;三是定期選派教師到華中師大一附中跟崗或頂崗學習;四是每年新進教師全員參與華中師大教育合作部的學習培訓。
“四大舉措”帶來了良好的效果。四年來,華師一附中教師累計有8位金牌教練、30多位學科帶頭人等120人次優秀教師到學校督教督學,上了50多節同題異構示范課;華師龍崗附中累計有16名教師到華中師大一附中跟崗學習,共有74名教師參加了合作辦學平臺教師培訓班,并通過培訓考核。學校聘請了12位華師一附中名師老師擔任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導師和卓越教師導師。一支“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黃金組合的教師隊伍正走向成熟。
在“和美教育”的旗幟下,年輕教師砥礪前行、茁壯成長,譜寫了一首驚艷成蝶的壯美詩篇。四年來,教師們在各級各類業務競賽中摘金奪銀:袁曉明、黃晶瑩老師分別斬獲2015年全國美術、音樂基本功比賽五項全能一等獎;秦耕耘老師榮獲全國歷史片斷教學評比一等獎;解慕宗老師斬獲全國化學實驗創新大賽一等獎和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大賽一等獎。在2016年龍崗區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學校8大學科8名教師全部以一等獎的優異成績進入深圳市決賽。在深圳市教師基本功決賽中,2名老師獲得一等獎,5名老師獲得二等獎,學校總積分全市排名第二,獲得深圳市教科院頒發的市優秀組織獎。2017年,肖學、周樹發老師獲得深圳市現場命題大賽一等獎。
實施課程 培育學生好品格高素養
學校開辦四年,是不斷研究校情,研究學情,不斷建設、優化和開發課程的過程,符合學校實際,富有學校特色的“桂苑課程”體系逐步形成。學校堅持從學校辦學目標和學生培養目標出發,以課程為中心,大力開展品牌建設工程和質量提升工程。
一是依托合作辦學平臺開設“名校體驗課程”。 每年定期舉行“訪百年名校,會荊楚精英”活動,讓學生游歷全國名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感受學術氛圍,體驗科技發展,激發學習動力,樹立理想目標;學校每年開展華師一附中夏令營活動,華中師大龍崗附中學生與華中師大一附中學生結對互助。通過體驗增強了學生品牌榮譽和文化認同。
二是開設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養成為目標的“實踐活動課程”。“全人發展”青少年領袖培訓活動、“我運動我時尚”體育節、“華附好聲音”校園十佳歌手大賽、“華師—伯恩茅斯杯”英語競賽課程、“青春與責任”成人禮活動,“重走紅軍路”社會實踐活動、貧困地區兒童“手拉手、心連心”活動,福利院“愛心社”活動,“環大學城遠足”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強身健體”兩操活動等。一系列活動致力于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三是以學生全面而有特長的發展為目標,加大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學校率先實行體育、藝術、技術選項課程,在此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校60多個社團,成為學生發展和發揮特長的重要舞臺。
四是傳承名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學校傳承華師一附中“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重視學生學習動力的激活,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的“兩把兩重”教學理念,開展以“學生中心、問題核心”的“雙心”課堂模式研究,推行以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方法。一系列的公開課、研究課充分體現以能力為重的課堂價值追求。學校還以廣東省德育重點研究課題《高中“三三三”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行動研究》為抓手,通過心理課和積極的心理教育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積極陽光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我們為什么要特別強調德育?為什么要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品德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因為德育就是教育的本源!是學校教育的‘壓艙石! ”校長特別強調說。
“和美教育”的“美”落實在課程培養目標上,就是“讓每一個華附孩子成長為最好的自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胡書涵同學作為廣東省唯一代表被評為全國“最美中學生”,張子薇同學獲得了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許家祥同學被評為“廣東省優秀學生”。
破繭化蝶 跨越式發展鑄造新標桿
四年辦學,華中師大龍崗附中成績如何?學校向政府、社會和家長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四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深圳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深圳市平安校園、深圳市綠色學校、深圳市首批現代學校制度示范校、深圳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深圳市高考工作先進單位、龍崗區基礎教育先進單位、龍崗區巾幗文明崗、龍崗區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學校和廣播操標兵學校等榮譽。2016年學校被評為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2017年學校被授予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狀。
四年來,學校課程和教學改革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區等各級各項比賽成績優異、碩果累累,共獲得國家級獎項50多人次,省級300多人次,市級500多人次;瓊鼎健美操隊在全國啦啦操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學生話劇團參加全國話劇比賽獲得一等獎;男聲小合唱連續三屆蟬聯深圳市一等獎;學生參加深圳市第八屆社科知識大賽,力壓群雄,奪得第二名;許家祥同學在全國化學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孟昭屹同學參加中美機器人大賽榮獲亞軍;胡文杰同學在廣東省科技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王子函同學在第七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深圳市高中組十佳文學少年……
2016年首屆高考開門紅,實現了低進高出,一批學生考取了全國重點大學,重點上線人數和本科上線人數大大超越生源起點,獲得深圳市高考超越獎。
2017年的高考更是可圈可點,許家祥同學作為深圳市唯一的區屬學校學生一馬當先,躋身廣東省理科總分前十行列,刷新了龍崗區建區以來的最高成績記錄。與此同時,學校重點上線實現翻三番的增長,本科上線增幅近70%,學校成為深圳市重點和本科增長人數最多的公辦高中!
展望未來,劉彩賓校長信心滿滿:“學校發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學校品牌建設一直在路上,我們將不忘初心,敢為人先,把華附建成高品質、特色明、創新型、國際化人民滿意的現代品牌學校,讓每一個學生都成長為人格健全、具有中華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的實踐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