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屹
暑期來臨,英語培訓機構進入一年一度的“旺季”。在國內眾多大牌培訓機構中,有的專門提供英語學科培訓;有的除了英語,也提供數學、物理、化學等其他中學學科培訓。但無論如何,對所有培訓機構而言,英語培訓都是重要業務。
總體上,培訓機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型全國連鎖機構,企業架構及管理制度相對完善;另一類則是規模相對較小的“小作坊”,多為曾在大型培訓機構執教多年的教師自立門戶所創辦。
在眾多大學畢業生眼里,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師薪資豐厚,入職門檻相對其他行業較低,是不錯的就業選擇。
英語培訓行業的生態如何?一線教師的工作與生活狀態如何?看似高薪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行業規則?培訓機構教師這一職業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我以重慶某大型培訓機構為例,對此進行了一番調研。
產業鏈
從市場情況來看,無論對于要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還是對于經濟條件相對優越、打算出國留學的中產家庭子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高考英語科目的分數為150分,對高考成績影響重大;選擇出國留學的孩子,則必須在托福、雅思、SAT等語言考試中考取相對較高的分數,才能申請到排名靠前的學校。
對于培訓機構而言,一屆學生畢業或出國留學后,下一屆學生又填補上來,這就意味著源源不斷的生源,一個持續龐大的市場由此而生。
在培訓機構里,每位教師都會負責講授英語聽說讀寫中的一門或兩門課程,一般是聽力與口語搭配,閱讀與寫作搭配。以我熟悉的崔老師為例,他主要教授托福和雅思考試的聽力、口語,共四門課程。崔老師所負責的學員總量是80多人,原則上來說,除非教師資源非常緊張,一位教師不會只教授同一學員聽說讀寫中的兩門及以上科目。
相比青少年日常英語(非應試培訓),托福、雅思課程(應試培訓)的學費更加昂貴。崔老師所在的全國連鎖英語培訓機構中,學員每小時課程的學費在400-500元之間(因課程階段和難度不同,價格有所差異),按照聽說讀寫各科22小時的課時安排,總課時量為88課時,那么一位學員某一階段的課程總額則在35200至44000元之間。
在英語培訓行業里,教師收入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在英語培訓行業里,教師收入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一位剛入職的教師,可能收入只有3000-4000元,而對于有經驗、深受學員喜愛的教師,月入1-2萬元(甚至更多)也不是神話。
總體來看,在這一行業,一名教師的收入水平與其能力(包括專業教學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與親和力等多方面能力)基本上成正比。如果學員對教師滿意,則可能會把自己公立學校的其他同學介紹過來。
另外,在培訓行業,教師優勝劣汰也是“行業規矩”。如果一位教師的教學成果顯著,廣受學生好評,這位教師被分配到的學員和課程數量會越來越多,課時費也會相應增加,進而收入增加。相反,如果一位教師教學能力差,甚至被學員投訴,那這位教師很可能被“限課”,嚴重的則會被辭退。
工作狀態
相比過去,近幾年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師門檻有所降低,主要原因還是教師這一職位供不應求。
培訓機構一般并不要求教師一定是英語專業畢業,但如果是英語專業畢業,英語專業八級證書則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不具備英語專業八級考試資格)。另外,如果應聘的教師有海外留學經歷,便很容易在競爭中占據很大優勢,甚至會成為轉正后教師單位課時費“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
對于教授托福、雅思考試的培訓教師而言,其本人也必須參加過托福、雅思考試并取得高分,這可以說是托福、雅思教師在這一行業的立足之本。通常情況下,雅思托福課程都是VIP一對一的教學方式。
采訪中,崔老師告訴我,一位新入職的教師會經歷三個月試用期,這三個月,是教師應聘合格入職后的成長期。
“這三個月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備課,熟練掌握上課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及授課技巧”,崔老師告訴我,“在這過程中,有經驗的教師會給新入職的教師提供教學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備課完成后,要通過試講檢查,經受教學主管的提問和‘刁難、確保授課質量后,備課才算通過。”
備課完成后,教師的課程任務就陸陸續續接踵而來了。
這一行業有淡季、旺季之分。旺季就是寒暑假,即公立學校放假時期,這正是中學生們到培訓機構報名參加英語培訓的高峰期。除了寒暑假,剩下的月份就是淡季。
即便在淡季,一位入職不到半年的托福、雅思教師,每個月基本都有80-100小時的課時量。平時上班,教師只要在上課時間出現在教室講授課程就行,其余沒課時間自由安排,無須朝九晚五坐班。但也有例外,有些培訓機構仍然實行教師上班“坐班制”。
通常情況下,白領們都是周末雙休;培訓機構的教師,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時間,并且絕不可能在周末,而是周一至周五中的任意一天。
事實上,周末是培訓機構教師一周中最忙的兩天,經常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才到家,周末一天連續上課8-10小時是家常便飯。因此,他們無法和朋友聚餐、逛街或進行其他娛樂休閑活動,因為朋友們周末休息,周一至周五上班,而周一至周五的某一天,培訓機構教師只能獨自休息,無法與朋友約定時間外出游玩。
據崔老師介紹,他7、8月份的課程早在6月份就已經排好了,差不多每月上課180多個小時,整個暑假加起來接近400小時的課時量。除去每月4天的休息時間,平均每天要上課7-8小時。
高工資等于高強度,相比公立學校,培訓機構教師的嗓子損壞更大。崔老師說,一天10小時的課程下來,自己已經“生無可戀”了,回家也不想再說一句話,只想一個人在床上“葛優躺”。
“重慶的夏天炙熱難耐,幾乎家家都伴著空調睡眠,一旦感冒了就很容易嗓子發炎。有一次我就是這樣,半夜3點醒來嗓子疼得不行,但第二天還有10小時的課,當時我真的很絕望”,崔老師回憶道。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常規英語的教師,托福、雅思教師們有“跑區”這一慣例。以崔老師所在的培訓機構為例,該機構在重慶有六大校區,分別是南坪校區、江北校區、大坪校區、沙坪壩校區、解放碑校區和楊家坪校區。
具體來說,一位教師可能上午的課程在南坪校區,下課后就要立馬趕往沙坪壩校區教授下午的課程,晚上還要“轉戰”另一個校區上課;晚上9點下課后,才能回家。這六大校區之間的距離,以乘地鐵來計算,交通時間在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不等。
“跑區”無疑是培訓機構教師心中的“最痛”。
如果學員不完成作業,培訓機構教師是無法像公立學校的教師那樣去批評學員的,因為培訓機構極其重視“用戶體驗”和“用戶滿意度”,對公司而言,市場競爭十分殘酷;而對教師而言,如果把某位學生批評過頭而被投訴,這位教師則會在一年兩次的業績考核中失去晉升和加薪機會。
此外,由于每個教師平均都有70-80個學員,培訓機構教師不得不把精力分配到不同學生身上,分別為他們提出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提分方案。
不僅如此,學員參加托福、雅思考試最終取得的成績,也與教師是否會加薪直接掛鉤。總而言之,培訓機構教師要想課時費上漲,不僅要在半年考核期內拿出教學成果(高分學員),還不能被學員投訴,一旦被投訴,一切努力便付諸東流。
因此,無論從“跑區”還是教學來看,培訓機構教師在身體、精神上面臨的壓力都不小。在和學生打交道時還要尤其小心,因為從整體來看,許多00后中學生出身在中產階層家庭,從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容易“玻璃心”,一位優秀的培訓教師,不僅要教學能力過硬,還要懂得學生心理,這的確是一個挑戰。
職場與前景
與其他行業不同,培訓機構教師都是各自給各自的學生授課,并不存在教師同事之間直接合作的情況,合作只存在于教師與課程輔導教師之間。
由于課程輔導教師要負責與學員家長溝通,為學員聽寫單詞等工作,相對各科教師來說,輔導教師的瑣事更多,她們和學員有更多的時間打交道、培養“感情”,而獲得學員的信任和好感,就會有學員續費課程,輔導教師的收入自然會增加。因此,和學員培養“感情”,和學員搞好關系,是她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某學員因未完成作業而被任科教師批評,輔導教師通常會和學員站在一邊,為學員說好話。崔老師說,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作為教師時常感到“里外不是人”。
另外,即便在培訓機構,教師與教師之間由于沒有直接合作、互不干擾,關系相對其他行業更為“單純”,但也不免出現個別教師在學生面前詆毀其他科目教師的情況。
從目前現狀來看,培訓機構人才流失非常嚴重。我從采訪中了解到,一位新入職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師,在部門50人微信群里是最新的群成員,僅不到一年,該微信群里就離職了20多位教師,同時有20多位新教師填補上來。
有的教師持有國家教師資格證,離職后可能會選擇去公立中學和高校當英語教師,對他們來說,公立學校不用“跑區”,還有寒暑假期,和培訓機構的生活比起來簡直是“冰火兩重天”。即便收入少一些,他們也更喜歡公立學校相對放松的工作節奏。
當然,有些教師則是毅然選擇轉行,他們認為在培訓行業似乎看不到任何發展空間。如果繼續在培訓機構內任職,最好的情況就是從一線教師轉型為管理層,升職為“教學主管”或“部門經理”。不過,只有非常優秀的教師才有被提拔為管理層的機會,通常需要數年成長時間,多數教師都不會“死磕”下去,而是另謀出路。
在互聯網時代,影響力才是真正的變現利器。從長遠來看,培訓機構的發展會越來越從“線下”向“線上”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