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景
相比成人而言,寶寶對水的需求量更大,缺水的危害也更大。比如,影響大腦發育; 造成脫水、便秘; 導致皮膚干燥和腎結石。判斷寶寶是否缺水,可從以下3個方面來做參考判斷:1.尿黃、尿少、味重。2.囟門、眼窩下陷。3.皮膚干燥、彈性變差。
不過,如果寶寶不缺水,喝水反而會成為寶寶的負擔。1.影響食量。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多余的水分會占據寶寶的胃,從而影響食物攝入,造成營養不良。2.增加低鈉血癥的風險。寶寶要控制鈉的攝入,但鈉又是不可或缺的常量元素,母乳 / 配方奶中鈉的含量正好符合寶寶的需要。多余的飲水會影響奶量攝入,使鈉攝取量不足,增加發生低鈉血癥的風險。因此,寶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不同月齡寶寶的需水量
0~6個月: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和果汁等。母乳中90%以上都是水分,配方奶中也有85%以上是水分。只要保證充足的奶量,是不需要額外給寶寶補充水分的。
6個月~1歲:添加輔食后,寶寶需要水來幫助消化食物,光靠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水分,就顯得有些不夠了。您可以看孩子的需求,適當喂一些,不必太多。
1~3歲:這個階段,寶寶活動量增加,除去食物,每天還需要直接飲用600~1 000毫升水。
寶寶該喝什么水?
果汁?NO!
水果轉化成果汁后,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寶寶需要的有益營養素大幅度減少,而寶寶不太需要的糖分卻被濃縮,增加了寶寶肥胖、齲齒的風險。另外,寶寶在生命之初,味蕾十分純凈,一旦喝了甜果汁,就很難再接受白開水了。
飲料?NO!
糖是寶寶不良飲食習慣和肥胖的罪魁禍首。媽媽們往往會忽略一些“隱形”的糖,它們大部分就藏在甜飲料中。
礦泉水?NO!
寶寶腎臟發育不完善,礦泉水中添加的礦物質,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嬰兒水?NO!
根據我國飲用水的標準,嬰兒水只是一個吸金的噱頭,并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和行業標準。換句話說,只要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水,都可叫嬰兒水。除了貴,沒啥營養價值。
白開水?OK!
干凈衛生的白開水才是當之無愧的寶寶水分補充王者。
喝水妙招
寶寶每個年齡階段,都有特殊的需求,需要我們去承認、尊重。喝水和吃飯一樣,是后天習得的能力,需要媽媽的幫助和引導。
1.以身作則。寶寶的模仿學習能力遠遠超乎我們想象,如果家中有人不愛喝白開水,專喝果汁、飲料,寶寶表現出抗拒白開水就不意外了。言傳身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媽媽可以每次喝水都做出比較夸張的動作,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樣容易引起寶寶喝水的欲望。
2.少量多次。寶寶的胃容量很小,一次喝不了太多,寶寶在活動完、剛睡醒或者是洗完澡后比較容易口渴,這個時候喂水會比較容易。
3.新奇的刺激方式。寶寶天生喜歡與眾不同的東西,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顏色鮮艷的水杯,或者把喝水當作一個游戲,你一杯我一杯,寓教于樂,何樂不為呢?
4.鼓勵,不強迫。喜歡被肯定是人的天性,寶寶也是如此。當寶寶抗拒喝水時,不要強迫。很多時候媽媽的焦慮和不安會傳遞給寶寶,讓寶寶更加排斥喝水。適度鼓勵寶寶,比強迫寶寶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