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部描寫鎮江醋文化的電視連續劇《血色沉香》,使我想起故土——鎮江的“醋聞趣話”。
在我國,有南北兩大名醋,俗稱“北老陳”“南鎮江”。南方制醋多以糯米為原料,故也稱米醋。北方則以高粱為主料,用料不同,口感有別。鎮江醋以“酸而不澀,陳久尤香、回味甜爽,色濃味鮮”為特色,聞名海內外。江蘇有首民歌唱得好:“鎮江香醋酸溜溜,烹調有它香悠悠,香得姑娘容似花,香得小伙壯如牛,香得兒童健又美,香得老人能長壽,香得蜜蜂繞鍋轉,香得蝴蝶繞盤游,香得僑胞思故土,香得山西老哥不肯走,自古相傳留美名,鎮江香醋香五洲。”
鎮江是香醋的發祥地。據傳說,鎮江香醋是杜康的兒子釀造出來的。杜康在鎮江的小魚巷開了一個酒坊。酒坊靠近長江,直對江中的“龍窩”。相傳,龍窩水下住著條小白龍,因此水質醇厚甘甜。杜康造酒用的就是龍窩里的水。他的兒子黑塔負責擔水、喂馬。黑塔見馬喜歡酒糟,就洗凈三只大缸,裝了大半缸酒糟,又在每只缸里倒了兩擔龍窩水,把酒糟泡在水里,以此喂馬,并不時用扁擔在缸內攪拌。馬吃得又肥又壯。
這天,黑塔喝了酒昏昏入睡,恍惚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站在眼前,笑瞇瞇地說:“黑塔,你制作的調味瓊漿,給我嘗嘗好嗎?”黑塔迷迷糊糊地說:“仙翁,我隨父造酒,干些粗活,哪里懂得造調味瓊漿?”白發老翁指了指旁邊大缸說:“你造了二十一日,今日酉時就好吃啦!”黑塔醒來,將夢中之事告訴父親,杜康覺得神奇,便在酉時嘗了缸中“瓊漿”,果然香噴噴、酸溜溜、甜滋滋的,味美無比,頓覺神清氣爽。將這“瓊漿”喚作什么名字呢?黑塔想了想說:“酒糟泡了二十一日,到酉時成功,二十一日加酉即為‘醋”,就叫‘醋吧。”就這樣,“杜康造酒兒造醋”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文人墨客都愛吃鎮江香醋。據傳,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經十一次來到鎮江游覽名山古寺,品嘗鎮江鰣魚、香醋,留下許多名詩佳作。一次,他在焦山方丈陪同下,品嘗了鎮江特色名菜清蒸鰣魚后,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芽姜紫醋炙銀魚(鰣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莼鱸”的詩句。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有對醋的描述,賈寶玉作《螃蟹詠》說:“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說明古人已懂得食蟹配醋的妙用。
吃醋,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男女之間在愛情生活中產生的“醋”意。《隋唐嘉話》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宰相房玄齡功勞卓著,唐太宗李世民頗為賞識,欲賜美女給房做妾,可一連送了幾次,房玄齡均堅辭不受。一打聽,方知房玄齡懼內。唐太宗便請皇后召見房夫人,說明讓房納妾是接受皇恩,為臣子的本分。但房夫人仍拒不從命。無奈之下,唐太宗只好親自出馬,對房夫人說:“你是寧愿放棄妒心活下來呢,還是妒心不改而求一死呢?”房夫人毫不猶豫地說:“寧妒而死!”唐太宗命人取來一杯酒,對房夫人說:“既然如此,你就把這杯鴆酒喝了吧。”房夫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當然,唐太宗給房夫人喝的不是酒,更不是鴆毒,而是醋。看到房夫人如此堅決,唐太宗才終于放棄了賜美女給房玄齡的念頭。后來,人們就將男女之間在愛情中產生的嫉妒心稱為“吃醋”。這也給香醋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