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娟
〔摘要〕一個自卑、膽小的女生前來咨詢,咨詢教師秉持人本主義咨詢理念,通過共情、坦誠與無條件積極關注,與她建立了良好的咨訪關系;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引導她與自身錯誤、絕對化的觀念辯論,使她建立起積極的自我形象,提升了人際交往能力,從而變得陽光、自信。
〔關鍵詞〕自卑;自信心;自我認識;合理情緒療法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2-0034-02
十一月的一天,溫暖的陽光透過干凈明亮的窗戶斜斜地射進辦公室內,暖暖地照在鵝黃色的沙發上,愜意而舒適。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剛準備出去暖暖身的我因一位女生的前來而停止了外出。她穿著一件藍色棉衣,藍色牛仔褲,身材稍胖,皮膚稍黑,小心翼翼地詢問道:“老師,您好,我想預約咨詢。”
我微笑著回應她:“同學,你好,下午第四節課,可以嗎?”
她嘴唇微閉,點頭示意后便匆匆閃開了。
一、個案評估
第一次坐在我面前的曉潔,眉頭緊鎖,一臉愁容,雙手交叉放在大腿上,表現得有些許緊張,她怯怯地打量著我:“老師,您不會把我所說的事情和其他人說吧?”
我微笑著說:“在你不存在生命安全問題的前提下,我會遵守保密原則的。”
曉潔微微地點點頭,表示信任我。她第一次來咨詢可能有些緊張,可能不知從何說起,我請她先做了兩個深呼吸,調整到一個舒服的位置坐好。我還感謝她愿意來與我分享她的故事并討論她的困惑,我也很愿意幫助她,一起努力和探索。
這時,她的情緒也慢慢平靜下來,開始滔滔不絕地向我講述她的事情。
曉潔自述想要改變敏感、膽小的個性。她認為自己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影響她的情緒和行為。例如,平時遇到不會解的數學題時便會請教同桌,可得到的往往是一句“你太笨了”,那么,這句話會一直縈繞在她的耳邊,影響學習效率,使她情緒低落,直到發生什么值得開心的事才會把這件事掩去。她自述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除非在確保自己能百分之百答對的前提下才會主動舉手。走進心理咨詢室是因為今早與同桌發生了口角,她才鼓起勇氣尋求我的幫助。同桌數學較好,所以數學課上較興奮,紀律不是很好,影響她聽課的效率,氣急敗壞的她便對同桌說:“你影響我聽課效率了。”同桌回了一句“不要不會做題目,就賴在我身上”,她聽后有點生氣,兩人之后就沒再說過話,不過,中午吃完午飯,同桌主動和她分享了零食,她也欣然接受,兩人重歸于好。
總結起來,個案評估為自我成長、人格發展過程中的困惑、人際交往問題。來訪者敏感、膽小的心理歸根結底是因為未形成良好的自我鏡像,對自我的認知過度依賴他人的評價,所以現在主要表現為自卑、自我認同不足、人際交往困惑,有時伴以情緒低落等。
二、咨詢過程
通過共同討論,確立咨詢目標是幫助曉潔正確認識自己,建立自信心,培養人際交往能力。以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咨詢理念為基礎,整合埃利斯的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咨詢。
第一次咨詢以傾聽、共情為主,肯定和鼓勵她勇敢前來咨詢的勇氣,認可她對自己的思考,適時贊賞她的閃光之處,并給予正強化,以建立良好、安全的咨訪關系。同時,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作出準確的評估與診斷。本次咨詢為后續咨詢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次咨詢主要聚焦于曉潔自卑、人際關系問題。我首先肯定她想努力改變的意愿,然后共同探索其膽小、敏感心理背后的原因。通過讓曉潔以“我是……”的句式說出十個自己的特點,發現十句話中竟然有九個方面是缺點,只有一個方面是優點,曉潔也恍然大悟,原來自身形象在自己的眼中是這么不盡如人意。其實,她自認為的膽小、敏感心理都是由其自卑、不自信造成的。
接著利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幫助曉潔指出她存在的絕對化的不合理信念,例如“我太笨了”“我長得太丑”等,進而引導其與不合理信念做辯論,換個積極的視角看待這些缺點,并適時進行鼓勵與贊許。
最后,我又讓曉潔說出十句形容自己的話,但必須是優點,當她說出十個優點時,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并對我說“我好像也沒有那么糟糕”,聽到這句話時,我因曉潔的豁然開朗而心生暖意。
有了前兩次的咨詢基礎,我們的咨訪關系也更牢固了。
第三次咨詢主要是解決曉潔想要努力改變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做的矛盾心情。首先,我肯定了她想要改變的愿望,然后一起討論在人際交往上可以做的一些調整。例如:課間該如何與同學交流、吃午飯時等不等同學一起走等方面。通過角色互換和我的現場互動反饋,曉潔想出很多可以嘗試改變的人際交往方法。期間,在與曉潔的互動中共同探索調整方法,并讓她去想是否可行。我還適時給予積極關注與共情,幫助她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建立起人際交往的自信心。
第四次走進心理咨詢室的曉潔已與第一次見面時的她不一樣了,她昂首闊步,滿臉輕松的微笑。曉潔一來就反饋:“我將上次討論的方法用在平時與同學的相處過程中,現在感覺沒那么壓抑了,輕松很多。”
我為她的好轉而高興,鼓勵她道:“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通過共同討論,我們的咨詢也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曉潔感到現在的自己充滿了能量,對現在和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隨著不斷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不斷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曉潔可以輕松面對目前的學習生活狀態了。最后她感謝我的幫助,我也欣然接受,并告知她的改變源于自身的努力。以后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心理咨詢室的大門永遠向她敞開。
三、案例反思
經過四次咨詢,我見證了一位女孩的蛻變,心中為她高興,也倍感欣慰。此次咨詢幫助曉潔獲得了成長,也幫助我積累了咨詢經驗。作為一名職初老師,反思咨詢中發生的一切,有幾點思考與體會。
(一)做好個案評估,指明咨詢方向
第一次接觸來訪者時,來訪者可能會拋出大量信息,例如,曉潔在第一次咨詢中談到現實問題,例如與同桌的矛盾,也談到性格特點:因膽小不敢在班級中舉手發言等方面。咨詢師面對如此多的信息往往不知該如何下手,我也是這樣,因此需通過評估與診斷,梳理主次,做到心中有數,與來訪者共同商定咨詢目標,這樣才能為咨詢指明方向,保證咨詢效果。
(二)貫徹人本主義,建立咨訪關系
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秉承以來訪者為中心的理念,這是建立良好咨訪關系的關鍵。曉潔是因為自卑,缺乏良好的自我認知,我通過共情、坦誠與無條件積極關注,對其未關注到的積極面進行肯定與鼓勵,剛好符合其內心期待,加速了我們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為后續的咨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依據個體特點,選擇策略技術
咨詢師學習過很多理論流派和技術,在實際操作時使用哪種流派的理論和技術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鍵要適合來訪者,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曉潔在第二次咨詢時,我發現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以嘗試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與她共同探討正確的信念,咨詢效果良好。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其心理上成人感與幼稚感并存,易表現出種種心理沖突與矛盾,例如高傲與自卑這兩種情緒往往會交替出現。他們很難對自己做出一個全面而恰當的評價,而是憑一時的感覺或他人的一句話便輕易對自己下結論,導致對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當[1]。其實,在高中階段,老師們會遇到很多像曉潔一樣內心自卑、自我評價較低,以至于影響人際交往和學習的學生。如果老師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給予這些學生鼓勵與贊揚,提供一些能夠發揮其所長的平臺,將有助于他們樹立自信,實現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崇德著.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9.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南京,211300)
編輯/張 帆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