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慧
很多年來,圍繞“老人家該不該買保健品”的話題,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支持者是以孝為名,反對者則義憤填膺。而今年上半年,一則“60歲老人海邊身亡,留遺書稱被保健品‘坑死”的消息,再次引燃了雙方的激烈辯論。
正方:該買!
理由:追求健康和長壽是人的本能。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老人家吃保健品,補養身體合情合理!身體健健康康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也少給子女添負擔,何樂而不為?
反方:不該買!
理由:保健品都是騙人的,誰知道里邊是什么成分?凈編造一些新名詞蒙騙老年人,那些銷售就是為了賺錢,只要你肯花錢,他們給你下跪叫爹叫媽都可以。有病去醫院,沒病別瞎吃。
不管媒體怎樣討論,還是有相當多的老人家會選擇購買保健品來吃。不少人的初衷都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少得病,不得病,“花小錢省大錢”,減輕子女負擔。但是,如果因為其他“喧賓奪主”的因素而購買保健品,那說明我們離上當就不遠了。
巧識騙局
1.服務周到:比如,銷售小李人特別好,照顧老人簡直是無微不至,我看在他的面子上也得多買點。隨著社會進步,服務行業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有了較大提升。可是我們買東西,不能光“看態度”,還要“看效果”,保健品本身的質量才是應該被消費者放在第一位的。如果老人家僅因為銷售人員是一個“好孩子”,就購買其推銷的保健品,那就有上當的風險。
2.別人說好:比如,同事老張長期吃,人家老兩口身體都很硬朗。這是典型的“從眾心理”。在很多事情上,我們從眾,是不會出錯的。比如某超市促銷,大家都去,能為家庭節省一點開支。但是吃什么保健品,要根據自己的具體狀況而定,不宜從眾。比如我們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平時多吃點粗糧谷物,可是痛風患者最好吃精米白面。
3.價格便宜:比如,現在這家公司的促銷力度大,我只需要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平時價值上千元的保健品,還有贈品:鍋、玉石枕頭、免費旅游等。但是,“占小便宜吃大虧”的新聞,您見得還少嗎?
買對保健品
那么,保健品究竟該不該買呢?應該!為什么?因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老人家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會下降,營養素不足的情況比較普遍,注重營養素補充有利于健康,降低慢病患病率。
我國保健食品的現行國家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GB 16740-2014),其中規定,保健食品是“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讓我們逐字解讀定義,好正確認識保健品到底是什么。
1.屬于食品:保健品是民間說法,正規名稱應為“保健食品”,屬于食品的范疇;
2.不能治病:保健食品不能用于治療疾病,更不能代替藥物。如果推銷員說“可以治療疾病”或者“吃了這個就可以不用服藥”等言論,一定不要相信。
3.功能限定:對于保健食品“特定的保健功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共列出了27項,即: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促進排鉛、清咽、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改善生長發育、增加骨密度、改善營養性貧血、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改善皮膚油分、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通便、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如果促銷人員宣傳的產品功能超出了這27項,就可以判斷他是在“忽悠人”。
4.適用人群:保健食品適于“特定人群食用”,而非人人適用。我們要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及日常飲食習慣,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購買保健食品。專業人士指醫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而非推銷人員。
5.批準文號:保健食品的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該局的網站上可以查到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的信息數據,包括產品名稱、批準文號(衛食健字(xxxx)第xxxx號)、保健功能等多項信息。
兒女多幫忙
對于老人家來說,如果想正確選擇保健品,既要擺正心態,又要掌握一些相關知識,實在力不從心,可以尋求兒女的幫助。作為兒女來講,這也是責無旁貸的事情。
1.分析父母適合什么保健品:需要帶父母去醫院做一個體檢,全面了解身體狀況,然后根據體檢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需要的保健品品種。比如,骨質疏松者需要補鈣;動脈硬化可以補充卵磷脂或者魚油;更年期女性可能需要大豆異黃酮;素食主義者需要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
2.有針對性地選擇保健品:檢查保健食品包裝上是否有“小藍帽”標志,上網核實保健品的包裝信息與注冊信息是否一致。
3.明確服用劑量:向老人家詳細解釋說明書,按照推薦量服用,切忌抱有“好東西可以多吃”的思想“想吃多少吃多少”。服用一種新的保健品之初,要密切觀察身體變化,一旦出現不適,當立即停用。
4.監督飲食與用藥:保健食品是有著“特殊功能的食品”,既不能代替其他食品,更不能代替藥物。所以,在服用保健食品期間,要監督父母正常飲食,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堅持正常服藥。
5.用關愛保護老人:預防老人家盲目購買保健品的不二法寶,就是兒女的關愛。許多老人之所以容易進入商家的“圈套”,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抵抗銷售人員的“熱情”。越是孤獨無聊的老人,越是渴望溫暖。銷售員一旦抓住這個心理,就會投其所好,做一個溫柔的陷阱等著老人家跳進來。所以,如果父母已經沉迷保健品,與其吵架阻止,不如反思自己,多關心老人的需求和情緒,遠離虛假保健品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