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坊主BAR是凈土真宗光恩寺的住持羽田高秀開設的酒吧,京都唯一的和尚酒吧。部分酒單的名字來自佛經:“色即是空”、“煩惱熾盛”、“諸行無常”等等。他認為對日本人來說,佛教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文化,而禪是生活,生活即修行。
這些年,禪再度成為一個時尚話題,與史蒂夫·喬布斯有關。
“作為一個禪宗信徒。”傳記作者艾薩克森寫道:“禪磨煉了他的直覺能力,教他如何過濾掉不必要的事情,形成一種極簡主義的審美觀?!眴滩妓箤⑦@種極簡美學,賦予蘋果產品,影響了世界。
喬布斯一生的精神導師,是日本禪師乙川弘文。乙川弘文則是被鈴木俊隆邀請到美國來當其助手,弘揚禪宗的。鈴木俊隆是曹洞宗的傳人,1959年到達舊金山后,開創了美國第一家禪修中心,成為二戰后在西方世界傳播禪宗重要人物。
鈴木俊隆自稱“小鈴木”,因為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大鈴木”,那便是西方人更為熟悉的“世界禪者”鈴木大拙,他年輕時在臨濟宗宗演禪師門下參禪悟道,又對日本和中國的禪宗有精熟研究,后來在美、英等國工作生活的20多年里,他用現代語言將重體驗的禪傳到了重邏揖的西方世界,他翻譯和撰寫的一系列著作引發了西方對禪的關注熱潮。影響了大衛·塞林格、杰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伯格、加里·斯奈德、萊納德·科恩等一批文化精英,完成了禪對西方世界的啟蒙,日本也因此成為禪的圣地。
禪宗源自印度,傳到中國后,融合道家和儒家之學,徹底完成了印度禪的中國化,在唐宋時期達到鼎盛。鈴木大拙說:“今天我們所謂的禪,在印度是沒有的。中國人富有實踐精神的想像力,創造了禪?!碧扑蝺纱U從中國東渡日本,一步步完成了東漸,并且在日本開花結果之后,又向西行,在西方世界大放異彩。使禪這一神秘的東方文化,具備了世界性,是日本禪的一個特點。
日本禪的另一個特點:禪是顯性的,體現在日本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禪在日本,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疇,對社會文化,諸如庭園、建筑、美術、音樂、文學、電影、動漫、茶道、花道、香道、劍道、武術道等產生深遠影響。同時,禪又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影響了諸如飲食料理、產品設計、商業行為、企業管理、工作方式、人生咨詢、精神醫療、養生保健等等,成為日本美學的精神源泉和民族文化基因。正如鈴木大拙所說:“禪深入到于國民文化生活的所有層次中……在某種程度上,禪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禪也表現了日本的性格。”
反觀中國——禪的真正發源地,自南宋以后,便開始衰落,反而遠渡重洋,在異邦熠熠生輝,這不正是日本禪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示嗎?本期專題是我刊近幾年來,繼《黃梅天下禪》、《禪宗的黃金時代》、《禪渡東瀛》后,第四個與禪有關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