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珊珊
“中國心血管疾病治療是被動等著得病、碎片化、斷裂的服務鏈。”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坦言,我國每年支架手術患者67萬人,一些人沒任何術后管理和康復,影響治療水平,患者也焦慮。而歐美國家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死亡率呈下降趨勢,主要得益于心臟康復、二級預防。
心臟康復可更好控制病情
“心臟支架介入手術后,均需要心臟康復。”羅馬醫科大學醫院心臟科主任格爾馬諾·迪夏希奧教授指出,心臟康復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藥物的依賴,更好地控制疾病,預防心臟病、心衰情況再次發生。WHO將心臟康復組織模式分為三個級別:高危和急性期患者,需高專業化心臟專家規劃及康復護理;中等風險患者和急性期發作后患者,可到急癥醫院康復;穩定患者可在門診康復。
防支架內血栓要牢記“健康密碼”
胡大一說,心臟康復首先要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通常需服抗高血壓藥物、他汀類降脂藥。支架手術后的防控目標是一組數字“140-6-543-0-268”。人們把它通俗地稱為“心臟康復健康密碼”。即血壓要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血糖控制在 6mmol/L以下,健康人群的總膽固醇(Tc)控制在5 mmol/L 以下,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總膽固醇(Tc)控制在4 mmol/L以下,而同時患有冠心病及糖尿病的人要控制在3 mmol/L以下,吸煙要為0,女性腹圍要控制在2.6尺以下,男性腹圍要控制在2.8尺以下。
心血管康復別遺漏這“五大處方”
1.藥物處方“效不更方”
如某種藥物有效,就不要常換藥。和單方相比,單片復方制劑效果更好,多種成分可抵消副作用,降低成本。他汀類藥物降低血脂,不僅能降低膽固醇,且有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無論血脂是否升高都應使用他汀類藥物,常年堅持不漏服。
2.運動處方“可媲美良藥”
運動不僅可改善心臟功能、增強肺功能,增強骨骼密度,還能緩解壓力,改善心理狀態。建議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柔韌性運動,最好是走路、慢跑、游泳和打乒乓球。如放過支架的患者能多運動,逐漸提高有氧運動能力,壽命將會延長。
3.量身定制醫學營養方案
胡大一推薦心血管病患者按照中國膳食營養方案,將自己的餐盤分為兩半,一半是水果和蔬菜,一半是谷薯類食物和魚蛋等蛋白質來源的食物。飯吃八分飽,合理搭配,控制好總量。
4.心理處方:“心悅療心病”
心臟病患者往往會同時出現身心疾病。冠心病患者助人為樂將有治療作用,與人為善、會產生多巴胺,讓人有愉快感和自豪感。
5.生活處方:戒煙可保命
近年來,心血管病年輕化趨勢明顯,而醫學界認為吸煙是心血管病發病年輕化的首要危險因素。胡大一強調,心血管病患者必須戒煙,控煙一年心肌梗死率便減少40%,可謂保命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