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施鵬
遇到一件好笑的事,有人形容說“笑尿了”?,F實生活中,還真不乏這樣的人。55歲的趙女士近半年來一大笑就會有尿不自覺地流出來。這個難言之隱讓她既尷尬又犯愁。專家指出,臨床上,很多中老年女性會出現這種狀況,切莫羞于就醫。如果及時加以干預,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哪類人群容易尿失禁
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鵬說,臨床上,一些女性不僅大笑時會漏尿,就連咳嗽、打噴嚏、加速疾走都會漏尿,醫學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多見于產后和上了年紀的女性。正常情況下,女性的盆底支持結構在腹壓增加時,壓力等量地傳給膀胱、尿道,不會發生尿失禁。但在產后、絕經等因素影響下,盆腔底部的肌肉發生松弛,膀胱和尿道連接處位置下移,腹壓增加時,比如咳嗽、大笑、打噴嚏、小跑時,壓力僅傳向膀胱,而不能傳向位置下移的尿道,這個壓力差就導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來。
輕度患者可做提肛運動調節
根據臨床癥狀程度,可將壓力性尿失禁分為以下四度:1度是咳嗽等腹壓增高時,偶爾有尿失禁發生;2度是任何屏氣或用力時均可發生尿失禁;3度是直立時即可發生尿失禁;4度是直立或斜臥位時都可發生尿失禁。如果是1、2度較為輕的癥狀,可以通過提肛動作來進行自我調節。
施醫生講解說,自古以來,提肛運動就是養生健體的方法之一。古時稱之為“撮谷道”。谷道即指肛門,撮即提的意思,撮谷道就是做提肛運動。中醫養生學認為,撮谷道能調節全身的氣血陰陽,使血脈通順、臟腑強壯?,F代醫學也認為,提肛運動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加速靜脈血回流,降低靜脈壓,增強肛門部位抵抗疾病的能力。
提肛運動極為簡便:吸氣時收縮肛門,持續2~6秒,如忍大便狀;呼氣時緩慢放松肛門,松弛休息2~6秒,一提一松即為一次提肛運動。如此反復10~15次,每天訓練3~8次,持續8周以上或更長。如果通過鍛煉等方式達不到控制的效果,可考慮進行微創手術治療。
如何防止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
施醫生提示,在女性一生中,要非常重視妊娠分娩和絕經這兩個時期,并給出了幾點建議:
1.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要定期做孕、產后檢查,避免產后的重體力勞動和咳嗽、便秘等使腹壓增加的疾病。
2.如果孕期或產后有尿失禁癥狀,要盡早做盆底肌肉的鍛煉治療,尤其在產后一年內做盆底肌肉的鍛煉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康復。盆底肌肉功能鍛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有規律地做提肛門運動。
3.對于圍絕經期女性來說,要積極治療慢性支氣管和便秘等腹壓增加的疾病,定期婦科檢查。平時不要憋尿,注意減肥,飲食要清淡,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