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州
摘 要:中國陶瓷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不斷吸取本民族和外來文化的精髓,使得現如今的陶瓷裝飾不僅僅是一種技法,更是一門藝術。裝飾的手法多種多樣、各有千秋,社會的多元發展也對現代陶瓷裝飾藝術起到了推動作用。文章通過對傳統裝飾藝術風格的解析,進而探究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05-26
一、引言
陶瓷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文化也面臨著全球化與民族化的雙向發展。一直以來,中國傳統的裝飾藝術崇尚自然元素和實用價值,隨著外來文化的引入,人們審美素養的提高,人們對陶瓷裝飾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深入。陶瓷也從注重實用性向實用與審美價值兼重轉變。
二、傳統陶瓷裝飾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陶瓷裝飾藝術有著明顯的歷史發展痕跡。最開始的陶瓷裝飾藝術產生于新石器時期,當時人類多以各種族群居為主,因為繁雜的部落形式,由此形成了各族群不同的文化表達形式和特點。我們的祖先將生活中的靈感,用最原始和最自然的表現形式刻畫在陶器上,雖然圖案抽象、色彩單一,但極富藝術創造價值,體現了先人對自然的認知和對美的追求。很多圖案和表現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如對稱法、平衡法、連續法等,為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代是我國白陶藝術高速發展的時期,白陶在燒制過程中吸取青銅工藝的特點,并結合刻畫、壓印的制作方法,創作出的白陶花紋細致立體,形制美觀。漢代佛教傳入我國,為陶瓷裝飾的藝術表現形式增添了不少靈感,出現的忍冬紋和佛像造型裝飾都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地方特色。而從漢代之后的六朝開始,中國就正式步入“瓷器時代”。
隋唐時期陶瓷裝飾開始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陶瓷裝飾與別的時期大為不同,裝飾風格更加絢麗多彩,為后期陶瓷裝飾圖案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宋代是陶瓷裝飾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這個時期的陶瓷裝飾風格深受當時文化的影響,追求細節的真實,圖案富有詩意,題材廣泛。宋瓷以青釉飾為最后一層,充分體現了材質美與工藝美的完美結合。在元代,政府的“浮梁瓷局”對當時的陶瓷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景德鎮成為元朝陶瓷的生產中心。而當時青花瓷器的出現,也使陶瓷裝飾進入另一個嶄新時期。青花瓷器發展到明清,已經達到鼎盛時期。至今在我國陶瓷裝飾發展史中青花瓷器還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陶瓷裝飾的影響流傳深遠。
傳統裝飾藝術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和演變之后,不僅沒有銷聲匿跡,反而不斷吸取不同時期的文化精華,愈發具有獨特魅力。在歷史長河的洗禮下,我國的傳統裝飾藝術更具有東方特色。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與歷史的演進息息相關,從裝飾材料方法和技巧,再到內容的題材和形式,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當今陶瓷裝飾藝術中廣泛應用的元素如“牡丹紋”“蓮花紋”“卷草紋”等裝飾紋樣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加入現當代的流行元素改良而來。這些沿用至今的元素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增強了陶瓷裝飾藝術的感染力。藝術在時代變革中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容納百川,吸取經典元素,繼承和借鑒優秀的技術方法,并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成為豐富多彩的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三、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應用
陶瓷裝飾藝術發展至今,已經形成獨特的風格,具有鮮明的個性,這也離不開我國陶瓷藝術家們多年以來對陶瓷裝飾藝術的追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美的認知也不同于以往,我們的陶瓷藝術家在繼承前人留下的優秀裝飾藝術基礎上,結合現代表現手法和當代審美意識,創作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陶瓷裝飾藝術品,體現了中國陶瓷裝飾傳統藝術的獨特內涵與新時代風格。
(一)傳統藝術(剪紙)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應用
剪紙作為典型的傳統民間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南宋時期,人們開始將剪紙作為陶瓷裝飾圖案。隨著剪紙藝術的發展,從產生到成熟,再到擴大,剪紙藝術隨著時代發展,也在不斷進步,這也促使剪紙藝術運用于陶瓷藝術時,在不同的時期,由于受到當時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題材和表現手法。
1.裝飾題材
剪紙藝術具有較強的民間藝術特質,它保留了淳樸的語言風格,能反映事物的成長規律,具有樸實的自然本質,因此,將剪紙裝飾運用到陶瓷裝飾藝術中時,能將陶瓷粗獷簡潔的風格自然直接地體現出來,這也使得剪紙的不同題材在陶瓷裝飾藝術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剪紙題材包羅萬象,較為廣泛,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動植物圖案、自古流傳的經典歷史故事、人盡皆知的戲曲人物和動人心弦的神話傳說等,這些題材多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積累和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陶瓷裝飾題材亦是如此。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由此形成獨特的運用手法。如寓意多福多壽的“蝠壽雙全圖”“鹿鶴同春圖”;寓意吉祥的“鯉魚躍龍門”等,這些題材都在現代陶瓷裝飾藝術中得到廣泛應用,相互呼應。雖然兩者在造型和材質上存在不同,但題材和內容所表達出的含義是一致的。
2.表現手法
自古人們多是在喜慶的日子里用剪紙來進行裝飾,比如過年過節時貼的窗花,其表現內容豐富多彩,表現的題材也非常廣泛。將剪紙的表現手法運用到陶瓷裝飾中時,能夠增加作品的美感,使得作品更加立體。剪紙內容運用傳統吉祥圖案或者裝飾花紋,都能使陶瓷裝飾更加生動、活潑大方。除此以外,剪紙還可以與其他的表現手法相結合。比如與山水畫結合可以呈現一種典雅和諧的風格。由此可見,將剪紙裝飾手法運用到陶瓷裝飾時,既可以作為單獨的紋樣進行裝飾,又可以作為整體裝飾手法,使之從局部襯托陶瓷裝飾的美。
3.構圖多樣性
剪紙藝術的構圖靈活多樣,變化多端,主要是虛實、黑白對應,有對稱、并列、組合、團花等方式。將這些構圖手法運用到現代陶瓷裝飾藝術上既能讓陶瓷的裝飾構圖多元化,又能呈現出獨特的美感。
(二)民族風格(吉祥紋)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應用
吉祥紋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是先民對真、善、美的寄托和向往,所以人們在制作器皿的時候就將象征吉祥的紋樣裝飾在器皿外,以此來表達祥瑞的寓意。吉祥紋現已廣泛應用于方方面面,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隨著科技的進步,陶瓷藝術家們通過彩繪、雕刻等技法將吉祥紋作為依附于陶器上的一種裝飾,并把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陶瓷藝術表現形式,從而使人們看到這一件件陶瓷藝術品時,就聯想到它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1.吉祥紋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綜合運用
吉祥紋在陶瓷裝飾歷史中源遠流長。在新石器時代,先人就用樹枝、骨錐等工具,采用刻畫、鏤雕雕塑等技法將吉祥紋雕刻在陶器上,紋樣多以動植物為主。發展到宋代,工匠們用刻畫、劃花、印花的技法,在陶瓷胚體上進行裝飾,施釉后放入窯爐里進行高溫燒制。這些都是吉祥紋在陶瓷裝飾中綜合運用的早期雛形。隨著科技的進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法不斷涌現,加上改革開放以后,國外文化傳入中國,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掀起了新的藝術革新浪潮,這些都為陶瓷吉祥紋裝飾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促進了新作品的誕生。
綜合裝飾是指在一件陶瓷藝術品中綜合運用兩種以上工藝和技法,通過整體的構思和綜合思考,使陶瓷藝術品表現出獨特的魅力。綜合裝飾在現代陶瓷裝飾工藝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表現形式主要有色釉與繪畫綜合、刻花與繪畫綜合、底與釉面襯托、雕塑與繪畫綜合。這些裝飾技法之間相互輝映,各具色彩,形成了獨特的綜合藝術效果和魅力。
2.吉祥紋在陶瓷新工藝中的運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陶瓷工藝也在不斷發展,每一次技術革新都豐富著陶瓷的表現技法,陶瓷工藝也逐步成為一個統一、科學的體系。以往陶瓷的工藝主要靠工匠們憑借經驗不斷摸索和創新,到了現代,它已經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比如,計算機和絲網印刷技術為吉祥紋在陶瓷裝飾所帶來的影響。
(1)計算機對吉祥紋的影響。計算機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使得電腦與美術相結合,如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新形式的藝術創作,用電腦設計來輔助陶瓷吉祥紋裝飾,成了當下的主流。以往,陶瓷吉祥紋裝飾設計圖都是手繪的平面效果圖,造型不夠立體,紋樣的裝飾效果也不能完整逼真地表現出來,視覺效果比較差。而運用電腦技術,可以為吉祥紋的設計帶來很多好處,電腦可以設計紋樣的造型,然后通過軟件繪制到立體的陶瓷作品上,模擬真實的效果,增強預見性。
(2)絲網印刷對吉祥紋的影響。陶瓷裝飾上的吉祥紋樣一直以來都采用手繪、吹噴、拓印、轉印的手法,很難像照片一樣清晰、真實。而隨著絲網印刷的應用,陶瓷的裝飾紋樣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逼真。燒制后的瓷釉很厚,而且色彩鮮艷、圖案精致,像是用漆描繪的一樣,非常逼真。工匠們可以先根據瓷器的形態,設計出紋樣,然后制作成陶瓷貼花紙,通過釉上貼花或釉下貼花紙的技法,再經過窯爐燒制,使整個貼花牢牢依附在瓷器上。這種絲網印刷出來的裝飾效果圖案清晰、色彩艷麗,能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計算機與絲網印刷技術為現代陶瓷裝飾藝術創作帶來了更多新技術和新工藝,為陶瓷裝飾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手法和藝術創作靈感,使陶瓷裝飾作品更加豐富多姿。
四、結語
現代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一方面得益于傳統的裝飾藝術成就,另一方面是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的結果。我們在探索陶瓷裝飾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要傳承和總結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優點,融匯當前的新工藝、新技法,充分發揮現代陶瓷裝飾藝術善于表現傳統美的作用,才能使中國現代陶瓷裝飾藝術永續發展,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小芹.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價值[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6(1).
[2]章 星.中國傳統陶瓷風格解析[J].裝飾,2001(2).
[3]孔六慶.中國陶瓷繪畫藝術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7.
[4]方華明.傳統陶瓷裝飾的形式[J].中國陶瓷,2007(2).
[5]武 珊.傳統藝術與裝飾設計的意義[J].西北美術,2000(2).
[6]馮少勝.陶瓷裝飾藝術傳統與創新[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2(2).
[7]楊理灝.陶瓷裝飾藝術的個性特點[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