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張雪松
摘要:伴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開始從人工管理向信息化建設管理轉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工程業的發展。本文就國內外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化的不同現狀,指出我國目前在管理信息化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體制上、觀念上和工作重心等幾個方面,簡要對信息化管理提出幾點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
雖然我國的建筑施工行業管理信息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風雨歷程,但是相對于國外來說,還是不夠成熟,管理信息化水平還是有些落后,近年來,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充分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進展,但是相對國外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而言,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國內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現狀與問題
就國外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各階段的管理工作都是通過互聯網或電子介質進行,而且必須符合有關的格式標準,即必須按照信息化的規程行事,其信息化的發展程度已經相當的完善。但是就我國國內的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則是剛剛建立起了數據庫,跟國外建筑工程管理相比而言最大的不足,也是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方向。而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
(一)管理系統的互動性差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各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之間的相互孤立的問題。在具體的是實踐中,應用信息技術好一點的企業雖然在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網,運用了項目管理系統,而信息只在工地現場和項目經理部內部流動,現場管理與企業乃至該項目的其他方在網上根本無法互動,完全是個相對封閉孤立的空間,在這個范圍內雖然能自給自足,但卻無法跟外部的管理者進行良好的互動。
(二)建筑工程信息化的誤區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信息化誤區,以為只要有了計算機和局域網就實現了信息化。大部分工程的業主方、設計施工方和監理方的信息交換依然基于紙介質來進行,并沒有因為信息化的推進而改變。作為信息化的一個根本前提是信息必須數字化,并且存儲在電子介質中,信息交換必須基于電子介質或網絡來進行。而現階段信息技術充其量只不過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并沒有帶來工作模式的改變。
總體而言,我國的建筑業信息化管理中,還存在著應用范圍窄、管理體系之間互動性差、對信息化的正確認識不夠、缺乏有序環境和統一標準等多方面的問題,這都相應的影響到了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進程。
二、計算機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范圍狹窄
計算機應用還局限于部分企業,而在這些企業中往往又局限于局部的過程,把管理信息系統僅僅定位在信息檢索查詢和打印報表上。無法實現不同類別之間數據的關聯、整合及分析,更無法與動態的行業信息結合起來。
(一)管理系統的互動性差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各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之間的相互孤立的問題。在具體的是實踐中,應用信息技術好一點的企業雖然在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網,運用了項目管理系統,而信息只在工地現場和項目經理部內部流動,現場管理與企業乃至該項目的其他方在網上根本無法互動,完全是個相對封閉孤立的空間,在這個范圍內雖然能自給自足,但卻無法跟外部的管理者進行良好的互動。
(二)建筑工程信息化的誤區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信息化誤區,以為只要有了計算機和局域網就實現了信息化。大部分工程的業主方、設計施工方和監理方的信息交換依然基于紙介質來進行,并沒有因為信息化的推進而改變。作為信息化的一個根本前提是信息必須數字化,并且存儲在電子介質中,信息交換必須基于電子介質或網絡來進行。而現階段信息技術充其量只不過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并沒有帶來工作模式的改變。
總體而言,我國的建筑業信息化管理中,還存在著應用范圍窄、管理體系之間互動性差、對信息化的正確認識不夠、缺乏有序環境和統一標準等多方面的問題,這都相應的影響到了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進程。
三、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完善
(一)確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標
建設部先在國家重點投資工程推進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進程,如以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對象,全部信息實現無紙化;項目的有關各方利用網絡以及電子介質進行信息的提交和接收;所有信息均存儲在數據庫中,便于共享和利用。它的終極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率,并最終增強行業的競爭力。其后在大型工程建設上進行推廣,之后在整個行業推廣。
(二)在管理上建立和健全建筑工程管理
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而且是一場深刻的管理變革。要完成這一轉變,必須拋棄已習慣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因此,在信息化建設戰略規劃中,不僅要成立以公司最高決策層親自掛帥的組織領導機構,全員行動,整體策劃,系統推進,而且要求行動上下一致、思想統一。
(三)在工作中堅持以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為核心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工程項目的信息化管理。沒有項目管理的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將是無源之水。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是根據實際需要而設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計劃統計、合同預算、材料管理、勞資管理、機械管理、施工管理、成本分析、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系統維護等方面。為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各個部門提供一個相互協同工作的軟件平臺,實現對工程項目的成本、進度、質量、信息、安全的目標控制,加強工程項目生產要素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促進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
(四)在觀念上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不同類型企業必須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確定本企業的信息化主線、突破口切不可盲目照搬,貪大求洋。目前,一部分建筑企業建立了公司局域網、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大部分企業還只限于使用財務管理、工程招投標系統、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單項應用軟件,系統集成水平低,信息化的總體水平不高。今后,企業一方面要繼續推進和完善已有的信息化工作成果,推進專業業務系統的流程優化與再造;同時結合公司新的發展戰略,展開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基礎工作。另一方面能夠充分享受政府及社會的公共資源,參與社會電子認證體系、現代金融支付系統和信用系統、網絡公共服務系統。
綜上所述,要不斷加強和完善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產業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發展,各行業對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我國的建筑產業也必將會完善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從而帶來整個建筑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智亮,吳煒煌,彭明.實現建設領域信息化之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蔣黔貴,斯達.信息化與管理創新.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