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躍進
新課程要求學生轉變過去的學習方法,教師更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適應課程改革。教學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向學習方式的轉變,改革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被動學習方法,以達到學生學會的目的。作為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最在變化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技能的占有者、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健康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基本技能是:傳道、授業、解惑、是知識的占有者,管理者和傳授者,在新課程改革中,其主要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最終達到了教師的角色定位為教學實施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和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學生學習知識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中學語文,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拔,巧在如何幫助學生設計正確有學習線路,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人、創造,完成教學活動,每位教師都要堅信人人有材,人無完人,揚長避短,人人成才。
一、提高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生,遇事要冷靜,讓洶涌的波濤在你寬闊的胸襟中平息。新課程下的教學有開放性,創新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千萬不要性急,一股腦兒將你的想法告訴學生,這樣解決問題不過于導向,太過于貫注,也許他們有你根本沒有考慮的方法。教學活動不能只是一種形式,為討論而討論。過去教學活動流于形式主義。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忽視學生技能訓練與培養。有些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在組織討論。有些問題需要討論,但由于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生還沒有充分發揮,就草草收場。沒有區分學生的參與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性參與還是形式性參與。其實,“活而不亂”才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目標。
二、教師應解放思想,改革常規,轉變觀念
從本質上說,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合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是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的,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放下“居高臨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當作權威的化身,應該是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壓制學生的見解。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在所有的東西中間,人需要的東西 乃是人”。人需要關懷需要愛,人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老師如此,學生也不例外。如在提問,即使學生的想法非常的離奇,教師也不能簡單粗暴的否定,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多用禮 貌用語,尊重學生發表的見解,即使其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也應該看到其中蘊含著創新的火花,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燃起學生永不熄滅的創新欲望。
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精神
我們強調創新思維精神,并不是說中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創新思維精神的培養相比,是處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脫離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那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精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傳授語文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并重的,并無主次之分,沒有必要作一個“排隊”,只傳授語文基礎知識而忽略了創新精神的思維訓練也違背了實施素質教育的初衷。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因此在反思傳統語文基礎教學弊病時,即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又要重視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在授課時,要撒得開,放得下,“撒”就是讓學生來自主探究問題。不要過分抑制學生的思維空間。當然語文知識是有些要死記模式化的。但對問題的討論不能像牽牛繩一樣,隨著教師設入的方案,硬讓學生答出。這樣就抑制了學生創新欲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新人格。1.要燃起學生永不熄滅的欲望,要不斷創新,首先就要有不斷創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斷創新欲望,才能進行有意識,有意義創新活動,也才可能達到創新的目的。中國具有幾千年輝煌燦爛的文化。對于這些,中學生總是充滿好奇,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在教師看來非常的幼稚,甚至是無意義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一種探索,一種創新,是一種對好奇心的滿足。他們正是帶著這種好奇心來認識這個世界的。所以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多么無意義,教師都不要簡單的禁止和否定。更不能諷刺、譏笑。如果是那樣就會使創新的欲望慢慢地萎縮,很難具有創新精神。2.要鍛煉學生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3.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圍繞問題多方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過程。4.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又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效益,也有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教師,就必須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要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與學生密切配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學習,刻苦工作,以全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模式,塑造全新的教師形象,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