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軍
摘要:摔跤運動員的成績是由多種因素影響的,力量訓練是摔跤運動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一個優秀的摔跤選手,如果沒有好的力量很難取得優異成績,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進行摔跤選手的力量練習,期望為摔跤運動的發展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摔跤運動員;力量訓練;體能力量;持續發展
摔跤是運動員身體直接接觸,并在雙方對抗中比技術、比意志的力量性項目,它要求運動員具備極大的力量,在雙方搏斗、控制與反控制以及技術動作運用過程中,需要克服來自對手的各種阻抗力。任何一個摔跤技術動作都是建立在相應的力量基礎之上。力量素質的好壞是決定比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針對摔跤運動在力量對抗上所體現出的特點,從科學和實戰的角度出發,對摔跤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制定,從而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減少運動創傷的發生,是摔跤運動共同的難題。
一、摔跤力量訓練的基本方法
(一)爆發力的練習方法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發揮肌肉力量的能力。爆發力具有力量與速度的綜合特征,它的提高受力量和速度兩種素質的影響。發展爆發力的途徑:一是通過發展最大力量進行,通過最大力量的提高使力量速度曲線發生偏移;二是通過肌肉收縮速度的提高,也可以發展爆發力;最理想的辦法,則是通過速度與力量的共同提高,使得爆發力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改變。實踐證明,單純通過提高速度來提高爆發力能力難以做到,肌肉收縮速度的提高又非常困難,而且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所以提高爆發力主要還是以發展最大力量為基礎,通過專門的爆發力訓練方法進行。
(二)最大力量練習方法
最大力量是指人體肌肉在隨意收縮中所能表現出來的最大力的能力,其力值只有在抵抗超過肌肉最大能力的阻力過程中才能準確的測到。肌肉系統的形態學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是保證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而肌肉收縮是中樞神經系統發放的沖動,肌肉系統內部諸子系統參與的程度,以及肌肉工作的動力等是肌肉收縮工作的條件。運動技術的合理性也是決定肌肉最大力量的影響因素。力量素質是人體運動的最基本素質,三種力量在訓練中互相促進,而快速力量則是主要的練習內容。摔跤運動中的大部分動作均要求快速反應,爆發完成,還要求高度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更多的應是采用動力性練習。在摔跤力量訓練中,主要是發展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發展最大力量的途徑有:一是依靠肌肉內協調能力的改善;二是通過增大肌肉體積以增大肌肉內收縮力。練習強度為本人最大負重量的50%~100%練習次數隨著強度的增加而減少。
(三)力量耐力訓練
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的能力。摔跤比賽看起來每局比賽只有短短的3min,但對摔跤運動員的耐力水平要求也比較高。在摔跤訓練中,一般將耐力素質分為有氧耐力和專項耐力。訓練有氧耐力的目的在于提高機體輸送氧氣的能力,促進有機體的新陳代謝,為大負荷的訓練準備條件。專項耐力是指在摔跤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克服專項運動過程中疲勞產生的能力,提高機體在長時間缺氧情況下的工作能力,具體次數因負荷強度不同而異,重復的組數不宜太多,在發展力量耐力時企圖用組數去彌補練習重復次數的不足是不會收到良好訓練效果的。組間間歇應在動作能力未恢復時,進行下一組練習。
二、摔跤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
(一)周期性原則
力量的發展過程有3個階段,即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和暫時消失階段。貫徹周期性原則,主要是根據全年重大比賽時間及摔跤運動的特點來安排訓練周期,目的是保證運動員在重大比賽時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
(二)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運動員從訓練初期到出現優異成績以及保持優異成績的長期訓練過程中,都必須進行多年系統的、不間斷的力量訓練。要根據摔跤運動員自身的特點有計劃地逐步增加運動負荷,每周安排2~3次為宜,使摔跤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得以不斷的發展或保持。
(三)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原則
力量素質是專項技戰術訓練的物質基礎,良好的力量是摔跤運動員更快、更好地掌握復雜先進專項技術的基礎,是身體承受更大運動負荷,防止傷病發生的有利保證。在摔跤訓練中,只有把力量訓練與摔跤專項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區別對待原則
摔跤運動員之間總是存在性別、年齡、運動素質、技戰術、承擔負荷的能力、個性心理等方面的差異,這就要求在訓練中根據運動員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力三、摔跤力量訓練的安排
力量訓練應貫徹于全年系統的訓練之中,根據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年齡,健康狀況,性別,訓練水平,區別對待。力量訓練應結合摔跤技術動作結構、用力方向、參與肌肉收縮方式、關節角度和關節運動幅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力量訓練每周隔日訓練,賽前及比賽階段應適當減一些負荷量,突出強度,每周不少于二次力量課。在力量訓練中,針對運動員的特點,如果協調性差,練完力量后可做一些柔韌練習;如果速度差,可在力量課后進行加速跑的練習,尤其在絕對力量訓練后,中間進行慢跑、跳躍等練習,有利于回復疲勞,并可以使肌肉的橫斷面回到原來的狀態。力量訓練時,不僅要發展大肌肉群力量,并且更要重視小肌肉群的發展。否則,在大強度運動時,大肌肉群力量強,小肌肉群力量不強,很容易引起肌肉群受傷,尤其是腰部肌肉群力量的發展更為重要。力量訓練時,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機體溫度升高,促使毛細血管的擴張,提高肌肉彈性,防止受傷,使機體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力量訓練課后,一定要進行整理活動及牽拉、按摩等放松練習,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營養。
總之,摔跤的力量訓練,要將動力性與靜力性力量結合在一起練,這樣可更有效地來發展摔跤運動員的力量,發展力量的訓練方案。應根據運動員的個人能力和潛力來制定。只有對運動員進行長期科學的力量訓練,才能使摔跤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 馮中、王雪娥:談摔跤運動員的力量訓練[J],遼寧體育科技,2014(08)
[2] 萬德光等:現代力量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