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黨的十八大提出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概括,是實施文化強國、以德治國方略的重要內容,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為全黨全社會必須抓緊抓好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選擇。文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曾明確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成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支柱,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和指導思想,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發展實踐和社會治理中,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形成人人學習、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景象和濃厚氛圍。黑龍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中,緊緊圍繞“三個倡導”這一基本內容,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開展“弘揚核心價值觀、傳承龍江優秀精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東寧縣、樺南縣等12個縣區獲得全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縣稱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很快在社會上引起共鳴,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強大正能量,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安達市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載體作用,圍繞創城工作,多渠道、多角度地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為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賦予了新的內涵。
1.以創城宣傳為牽動,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濃厚氛圍。在重點街區、廣場公園、居民小區、學校內外、窗口單位和出入城口等位置,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和遵德守禮提示牌1000余塊;組織全市黨員干部以私家車為媒介,張貼標語口號2000余條;電視臺各頻道每天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方面的公益廣告視頻;政府及各機關網站、各商業網站在首頁長期集中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公益廣告;《安達發布》、《文明安達》微信平臺開設公益廣告專欄,每周5期,并及時更新內容;各單位和商業微信平臺在編發消息的題頭、題尾均設計平面公益廣告;機關單位固話炫鈴全部設置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內容;各街道、鄉鎮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做調查問卷等形式,向社區居民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知識;交通部門借助公交車、出租車、車載LED以及電視、微信等平臺廣泛開展宣傳,在長途客運站內外顯著位置設置了“創建文明城市、促進城市發展”公益廣告圖板,站內電子顯示屏24小時不間斷播放公益廣告。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在全市形成了人人關注創城、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
2.豐富活化載體內容,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百姓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工作,安達市堅持在主題實踐活動上下功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過活動引領,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一是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春節期間,在群眾藝術館和市民文化中心舉辦“迎新春、贊家鄉”書畫作品展;組織書法名家深入到環衛、公安一線,現場書寫對聯、送福字,讓一線工作人員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息;組織文化志愿者到福利院和托養服務中心開展“迎新春、送溫情”主題志愿文藝演出,為老人們送去新年的祝福;清明節期間,市電視臺黃金時段滾動刊播文明祭祀倡議書,倡導廣大市民文明祭祀,破除祭掃陋習,營造文明祭祀新風。二是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活動。組織開展“傳家風·頌美德·興安達”主題征文活動,收到參賽作品400余篇,將優秀作品在《文明安達》微信平臺上陸續刊發,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組織教育系統開展“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道德講堂活動,讓全市中小學生對家風、家訓有了更深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洗滌了心靈,提高了道德修養,引導他們成為道德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三是開展道德模范宣講活動。從全市學校精選76名優秀教師志愿者,成立道德模范宣講團,深入學校、街道社區、黨政機關開展道德模范宣講活動。對省級道德模范李林、蘭空軍、感動龍江最美教師提名獎王可心、全國啟功教師候選人提名獎董長峰的事跡進行深入挖掘,讓道德模范的事跡深入人心。
3.注重民生實效,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中,安達市委、政府班子以解決人群最關心、最關注的民生問題為切入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意義。一是加快群眾的住房條件改善。通過爭取國家政策資金,先后啟動了4期、共17個棚改項目,對4個多年來形成的城市低洼區塊進行了整體改造,改造范圍逐步由集中連片棚戶區向非連片棚戶區轉移,兩年來,有萬余戶棚戶區居民遷入新居。同時加強農村危房普查工作,加快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有效推進了農村住房條件的持續改善。二是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功能。結合城市發展和百姓需求,進一步優化路網布局,對10余條農村公路、30余條城區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打造了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在城區主次干道兩側合理規劃公廁、坐椅,方便了群眾出行活動;加快完善地下綜合管網建設,城市供水、供熱、供氣和排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對多年形成的氧化塘進行了清淤改造,徹底改善了周邊環境質量;鐵西森林公園、石油舊址改造公園、潤達廣場等陸續投入使用,有效滿足了群眾的健身活動需求。三是加快環境綜合整治。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藍天市場等專業市場治理,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形成的臟亂差問題。對車輛亂停亂放、碾壓步道板、擠占人行路等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合理規劃貨運車輛和特種車輛專業停車場;對建材五金商店、舊物市場、電動車商鋪等領域出店經營行為進行了徹底清理,主次干道兩側空間得到有效釋放,群眾出行活動更加方便。組織街道社區、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對居民小區內部亂貼亂畫、私搭亂接、垃圾成堆等問題進行集中治理,完善小區道路、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形成了文明、整潔、優美的小區環境。
加強黨員干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開展全民教育的基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榜樣作用,以黨員干部教育帶動群眾教育,通過多樣的教育形式和豐富的活動內容,完善的工作機制,切實解決群眾的現實難題,使廣大干部群眾在良好的氛圍中自覺學習,主動踐行,為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