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群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好鋪墊。
關鍵詞:營造;質疑;共鳴;源泉
根據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以構建現代化初中教學模式為基礎,力求體現現實內容數學化,數學內容規律化,數學內容現實化三者的統一,使學生經歷探索數學問題的過程,而且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
我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就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發表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是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1.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一個人對于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不在于這一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別人是否提過,而關鍵在于這一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對于這個人來說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也必須有創新的能力。教師完全能夠通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班集體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讓有的學生處于明顯的從屬地位,責任確定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對復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設計一些復雜多變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判斷來加以解決,或用辯論形式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思維具有流暢性和敏捷性,發表出具有個性的見解。培養學生總結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將總結的機會盡可能地讓給學生。每次總結,都挑選多位學生發言,要求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理解,不要眾口一詞,隨聲附和。總結完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發現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拓展思維。
4.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會學生學習”已成為當今世界流行的口號。
二、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學生的創新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
1.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2.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就會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4.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三、保護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監護人”是教師
1.分清學生錯誤行為是有意的,還是思維的結晶。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屬于不成熟的個體,在探索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也是允許的。比如:教學中常見的“插嘴”,可理解為學生的不遵守紀律,也可以理解為學生思維快的表現,這就要看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再作結論。
2.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一些支持,對學生的正確行為或好的成績表示贊許。比如:教學中應經常使用表揚的語氣詞,如:“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表示你的關注和贊許。
3.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比如:對于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精神,應加以愛護和培養。
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需要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學相長,才能充分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意識和概括能力,使學習知識和培養創新能力融為一體。總之,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