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莉
摘要:當我們進入校園時,必不可少的除了要處理好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外,還要處理好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師生關系,因為師生關系的好壞將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優(yōu)化師生關系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將對出現(xiàn)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以此促進師生關系的親化,讓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關系;優(yōu)化;教學質量
師生關系是每一個在校學生與老師之間永遠都關注的話題,就算是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都是一個值得被人們關注的。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教與學就會產生師生關系,更何況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以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目標,積極促進師生關系的親化。
一、 師生關系不良性發(fā)展的原因
(一)學生與老師間相互對立
老師獨斷專橫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害怕,致使學生心生怨氣,學習興趣不高,師生關系越來越疏遠、對立。教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不允許學生存在不一樣的意見,很多事情都以老師一個人的決斷為準,壓抑學生的獨立思維,長此以往,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學與教關系緊張。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教師也大多采用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然而這種方式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了師生關系更加緊張,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對立化[1]。
(二)機械的互動模式
教師是學生的學習領導者,當老師以領導的身份管理學生而學生也一味的聽從老師的教育時,就會形成被動的、機械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表面上看起來和睦、沒矛盾,而實際上教師掌握著一切活動,課堂上一直講、課下不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學生跟著老師設計好的方案機械的學習,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會讓學生表現(xiàn)得聽話順從,但是學生的獨立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固定思維,無創(chuàng)新意識。老師不能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心理發(fā)展,就很難從心理上接近學生,而由于學生對于老師的畏懼心理,也不會主動的與老師進行交流,從而導致了學生與老師之間出現(xiàn)機械化的互動模式。
(三)學生與教師之間出現(xiàn)疏遠的情況
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學生的努力程度永遠在分數(shù)的體現(xiàn)上,因此,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然而教師的教學方式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毫無課堂特色,對于教案的備課也只是教材的減縮版,根本不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是把學生當作容器,一味的進行知識的灌輸,而在信息共享的時代,學生的學習要求已不再滿足于課堂書本的學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當教師還是按著以往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不信任,降低了老師的威信,促使師生關系出現(xiàn)疏遠的情況。
二、親化師生關系,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師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營造良好的氛圍
教師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引路人的角色,為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進行一定的指導,讓更多的學生不會迷失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中。然而目前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是學生比較抗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多好,甚至有的學生還是特別討厭很教師進行一定的交流,總覺得老師是管著自己,特別煩惱。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學校應該鼓勵學生與教師構建一種平等的關系,營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多深入學生群體,多跟學生溝通,放低自己的身份,不要把自己當做教師,把自己當做學生們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把自己經歷的多給學生講講,讓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學生也要大膽一點,這里說的大膽一點,就是不要羞于表達自己,把自己心里所想的都表達出來,讓老師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想法,讓老師能更好的幫助到自己[2]。
(二)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互相欣賞
一般很多教師都會覺得自己就是來給學生上課的,沒有很好的把自己定位成傳道受業(yè)的指導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師自己也沒有樹立與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的良好心態(tài)。這就會導致很多教師與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甚至于有暴力事件。例如:網(wǎng)上爆出很多教師為了懲罰學生不好好聽講,用一些不好的手段或者工具來懲罰學生,導致學生身體以及心里受傷,更嚴重的還會導致一些學生選擇自殺。教師的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傳道受業(yè),而有些教師并沒有做到,尤其是有些教師在言語上對學生進行辱罵,這就導致有些學生會產生心理疾病,甚至于想不開。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放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的心態(tài)擺正好,主動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做到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學生也更應該要尊重老師,畢竟是老師把自己帶進學習的世界,讓自己領悟到更多的知識,讓自己更加有知識,有涵養(yǎng),所以,學生首先應該做到尊重教師,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學生更要欣賞教師,教師所說所講都是對自己有益的,畢竟校外也沒有這樣的人為你講解這么多的知識。
(三)師生共同投入一定的感情以引起共鳴
學生與教師一定要投入感情,共同親化這種師生感情,讓師生之間的感情不再那么僵化。目前我國師生之間所呈現(xiàn)出來的關系是,學生比較畏懼老師,而老師也不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很矛盾。所以,教師首先要投入一定的感情,不要過于嚴苛,用和藹而又不是嚴肅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課堂上是老師,可以可以把自己當做知心朋友,分析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學生也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做到尊重教師,課上認真聽講,不要故意擾亂課堂,課下可以與老師進行一定的交流,把自己的問題都說出來,讓老師給你講解,使自己的學習以及生活更加順利,不再迷茫[3]。
結束語
師生關系的升華,還是需要學生與教師進行共同的努力,教師要放低自己的身份,學生也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做到尊重教師,同時也要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打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遇到的問題講出來,讓老師給出一定的幫助,來保證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加好。
參考文獻
[1] 朱愛華.親其師信其道--淺談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2):333-333.
[2] 萬欣.親其師信其道——中學和諧師生關系構建探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12):203-204
[3] 張雙.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J].東方青年·教師,2011,(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