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
一、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
企業文化又稱公司文化,主要由三個層次構成,即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精神文化層主要指企業價值觀、企業目標、企業經營哲學、企業倫理道德、企業精神風尚等。它是企業文化深層次的、隱性的內核,是形成企業文化制度層和物質層的基礎和原則。制度文化層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次,主要是指具有本企業文化特色的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和員工行為的總和,包括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交往方式、行為規范等,也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物質文化層是企業中凝聚著本企業精神文化的生產經營過程和產品的總和,是企業文化最表層的部分,是形成制度層和精神層的條件,主要指廠容廠貌、外部環境、產品的外觀包裝、企業技術設備特征以及員工形象等方面。
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其目的是盡可能利用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實現企業目標,取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率。企業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產物,是由人們在從事交換過程中的共同勞動所引起的。在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定階段,一切規模較大的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進行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通過對整個勞動過程的監督和調節,使單個勞動服從生產總體的要求,以保證整個勞動過程按人們預定的目的正常進行。
二、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企業文化引導企業管理,企業管理維護發展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將企業的觀念、價值、制度以一種權威的形式潛移默化地輸入給每一個成員,從而使企業獲得一種整體凝聚力。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成為約束員工行為的非正式控制規則,員工最終共享統一的價值觀、榮辱感和獻身精神,企業的人際關系將更加融洽,人與組織的互動關系將得到更好地處理,企業文化的凝聚、規范和激勵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體現。因此,通過或利用企業文化進行管理,是企業管理發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應是企業管理層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任務。
三、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二者關系相融洽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關系的融洽及諧調發展,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以下幾個作用:
(一)導向作用。即把企業職工引導到企業所確定的管理目標上來,促進企業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約束作用。企業文化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來形成一種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對企業職工起必要的約束作用。
(三)凝聚作用。企業文化一旦得到企業職工認同后,就會形成向心力和歸屬感,使職工感覺到主人翁的地位。
(四)融合作用。企業文化融合了職工思想、行為等個性特征,有利于企業管理形成自身的一種共性。
(五)輻射作用。企業文化對外部環境有一種輻射力,既樹立了企業自我形象,又對整個企業建設產生極大的影響。
四、提升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共生融合的策略
1、圍繞我所“十三五”發展規劃,打造與時俱進的精神文化。
企業精神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是全體員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鳴的內心態度、意志狀況和思想境界。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就像“黏合劑”,能有效地把全體員工凝聚在共同的價值觀和經營信念大旗之下,引導和促使整個企業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作為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的重要一員,為航天液體動力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是我們的神圣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是我們航天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符合具有我所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途徑和方式,深入挖掘數十年的文化積淀和傳承,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賦予我所北山文化新的形式和內容,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和強大企業凝聚力,促進我所和諧發展。
2、結合規章制度體系建設,培育日益完善的制度文化
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行為給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范要求。建立一個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一方面可以減輕領導的管理任務,使領導能全身地投入到業務中,而且減少了高層領導人的管理工作,使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更重要的企業戰略決策中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效率,使各部門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芭_塑”的企業管理最突出的就是制度管理,“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單化、表單電腦化”是制度化管理的總結。目前我們正在梳理流程性強的制度,把制度流程化、表單化、簡單化,并建立一套制度執行的監督考核機制,從而促使員工在工作中能嚴格按制度執行,更好的促進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和各項工作平穩、持續、高效運行。
3、配合人力資源管理,構建健康和諧的人文文化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吸引和留住企業的核心人才,培養他們的忠誠度,激勵他們不斷創新奮斗,不僅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企業必須通過制定合理的績效管理制度并將人員的升遷、選拔相結合,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給員工安全感和隨和感,增加員工滿意感,使其安心和積極工作,進而形成健康活潑的企業文化。我所在勞動用工、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配置使用、薪酬、培訓、社會保障、考核評價等各方面加強了改革和管理,初步建立起適應我所改革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圍繞人才引進、使用、培養、激勵、評價等各個環節,創新人才工作理念、方法和機制,建立健全福利保障機制,把職工勞動報酬與企業經濟效益和職工勞動成果相聯系,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力求滿足我所“十三五”期間建設目標。
總之,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兩個有效的手段,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是雙向共生關系。每個企業都應該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緊緊結合起來,達到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有效融合,從而增強活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光明 《企業文化》(第三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王瑞祥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縱橫》 企業管理出版社
[3]賈 強 《文化制勝--如何建設企業文化》第一版 沈陽出版社
[4]魏 波 《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5]張仁德、霍洪喜 《企業文化概論》 南開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