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虹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鴻圖中學 福建 三明 366100)
依托課本尋找新高考英語寫作的春天
范曉虹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鴻圖中學 福建 三明 366100)
英語課本是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課本有很多材料可供學生積累與運用,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素材,并且學會多角度分析素材,化用巧用課本素材,這樣才能寫出內容豐富、文采斐然的佳作。
英語課本 寫作素材 原則 方法
新高考英語寫作主要是采用浙江省高考英語卷模式,包括考查學生的寫作概要和讀后續寫能力。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智慧的眼神,依托課本尋找新高考英語寫作突破口。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素材的匱乏往往是學生寫作面臨的首要問題,寫作文時,學生常為找不到恰當的素材而頭疼,其實,英語教材選入的文章,絕大多數都是久經打磨的文章,文質兼美,典范性強,符合語言教學規律,本身就是經典的作文素材,如果認真挖掘課文內涵,你會發現,從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直到learning tip,課后拓展閱讀,workbook鏈接,都是可供無限挖掘的素材“富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英語課本,讓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課本的寫作素材,并把這些素材分類整理,寫作文時就不愁無米下鍋,不管是議論析理,還是記事寫人,不論出什么題目,相關素材就會源源不斷地涌入腦際,自然也就能運用自如地揮筆成文,再不會出現伏案苦思、一籌莫展的難堪局面。
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絡、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應鼓勵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加工,匯編成冊,回顧和交流學習成果。還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演示自己的文稿,學習用計算機進行文稿編輯、版面設計,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那么,如何挖掘英語課本中的寫作素材呢?
1、忠實原文
要使課本成為寫作的素材金礦,在平時,就要緊扣課文,挖掘素材。敘述材料要簡明扼要,一般而言,對英語課文進行retell應是針對構成論點的要素作概括的敘述,不使用描寫,刪去與論點關系不大的內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盤照抄,同時,引用要忠實原文,不要隨意改動,也要準確理解課文的含義,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篡改。如人教新課標版必修四第四單元Reading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我們在挖掘寫作素材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復述,明了課文結構。我們能挖掘出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這句諺語的內涵就是難能可貴之處,就是對原文的忠實解讀,運用于寫作之中,豈不錦上添花?
2、熟而不俗
有些課文素材太熟,大多已成舊例,很難達到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也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高考作文中如果使用了這些舊例,就有可能造成表達上的似曾相識和主題上的陳舊之感。其實,“熟”并不可怕,相反,太“生”,反倒可能給人偽用之感,關鍵是挖掘熟悉素材時,要做到不落俗套,富有新鮮感。人教新課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Read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我們在挖掘寫作素材時,讓學生學寫人物新聞采訪,感受新瓶裝舊酒,熟而不俗。
1、重角度,別開生面
懂得多角度思考,才有利于積累。既然太熟的課文素材已成舊例。以致太“俗”,難以表達出獨特、新鮮的效果,我們不妨另辟新徑,變換角度挖掘。仍然以人教新課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Reading為例,舊時一般做法是對課文進行人物話題的創作,我們能借鑒當今時代話題“中國夢,我的夢”挖掘出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引申到學生們的夢想,那就讓人耳目一新或者讓學生圍繞話題“If you have got a chance to rid the world of hunger,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拓展閱讀撰寫為世界消除饑餓節約糧食的話題作文。實際上這也是創新思維,是高考作文素材的點金法門。變換角度天地寬,懂得多角度思考,才有利于積累。
2、舊例改造,另立新意
其實有些材料,只要經過認真分析,在原素材的內涵上加以拓展發揮,使材料具有廣泛的普適性,就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人教新課標版必修三第五單元 Canada: The True North。一般說來,這個話題作文是旅游類的說明文寫作,你還可以參照2015年的全國卷Ⅰ短文填詞去陽朔旅行的文章,把課文改造成游記類記敘文。
3、橫向拓展,多向聯系
可以再進行一番相關拓展形成一個小專題,比如人物話題,我們在高一上必修一第五單元學習文章的時候就已經學習modern hero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和其他偉人、名人對偉人、名人進行粗略了解,描述人物性格品格,高一下必修四第一單元Women of Achievement以及第二單元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第三單元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都是關于人物話題,復習時,我們可以補充上人物寫作的經典試題,以及人物有關事例,讓學生只要遇上這類話題,就能夠信手拈來。
4、縱向延伸,深化立意
對于相近(相同)內容,我們學過多篇文章,不妨擷取精要,整合創新。自如運用,能起到一以當十之效。如節日類文章,古今中外,從人教新課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入手,每一個段落都可以挖掘多個話題,隨便以同學們熟悉的中國春節為例,摸索出描寫節日的固定模式:要從節日的時間地點國家來歷入手,描寫人們從事的慶祝活動、以及慶祝活動目的意義。
有的關于國家概述,在整個中學時代,我們學過多篇文章,歸納一下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對各國概括耳熟能詳,那么,可以采用集束式的急火猛攻,將各國描寫拿來作一番總結。如,英國、加拿大等。
5、名句積累,理論立意
借用課文中的名句警句來充實作文論據。課文中的語言往往是語句嚴謹、思辯性強、含蓄雋永,所涉及事例具有極大的說服力.把這些事例和名言名句運用得好,就能使文章文采斐然,觀點鮮明。
如:“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could drives winter from human face”的雨果名言,文章句子出現在幽默大師——卓別林的課文中體現了他在遭遇極度生活苦難后,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面對挫折淘金不成,風雪夜被困懸崖峭壁破木屋,遭遇挫折他沒有放大痛苦,“遭此禍”,他仍然成功刻畫“小流浪漢 ”形象,包含樂觀主義,克服生活苦難,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樂趣和慰藉。
6、反彈琵琶,也出新意
一篇具有刨新思維的文章,往往是最受閱卷老師青睞的。作文中對大家都熟悉的素材.若能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往往文章會別有洞天。主題思想也能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人教新課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Using Language A Sad Story情人節話題,從不同角度看:①愛是有條件的否則只能被利用;②轉過彎,愛在轉角;③牛郎織女故事續寫;④胡軍的愛情故事等。可見,同一素材,能適用于不同的話題。
7、文章出處,作者生平,充實素材
教師每上一篇新文章,都要對文章的出處、作者進行或多或少的推斷。寫作此類課文時的思想狀況、社會背景也是我們積累素材的一條源泉,不失為一條增加自己材料儲備的便捷高效的方法。 比如人教新課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Reading Ann’s Best Friend,學完課文讓學生用第三人稱轉述,也是一種很好的寫作素材。
8、分類歸納,便于記憶
多篇整合,要善于分類,以便于查找記憶。教師可著手引導學生對必修選修的九冊課本進行寫作素材的梳理,可分為立志篇、愛國篇、素養篇、人才篇、友誼篇、創新篇等。如談理想志向的;談愛我中華的有Jouney Down the Meko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談創新發明的如選修八第二單元捕蛇記。
也可以按其它的標準分類:如人物類如馬丁路德·金、約翰·古道夫、林巧稚、袁隆平、卓別林;史事類、風物類、見聞類、名言類等。也可分:自然與人類、精神與物質、科教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創新與繼承、經濟與文化、人生與對手等。建議分類不宜過多,太多反而太雜,一時無法歸類歸于綜合類。
總之,厚積才能薄發。要想在高考考場奪魁,平時就必須用心挖掘課本這個素材金礦,建立自己的素材庫。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003年4月版.
[2]百度文庫《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3]《弘揚個性,放飛思想——新課改下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思考》.
G633.4
A
2095-3089(2017)27-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