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喜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天津 300110)
《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于曉喜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天津 300110)
在我國的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汽車的運用和維修行業也如日中天,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作為行業的關鍵技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使高校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程中的知識和技術,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本文對工作過程中的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發動機電控技術 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
《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這門課程作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支柱性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出現在職業技術學校的課程中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發動電控技術的基本理論原理,熟悉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熟練掌握技術的基本操作,為汽車行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適應現代汽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然后結合當前汽車服務行業的特點和人才短缺現狀,著重讓學生掌握和提高行業中的各種部件分析技術及其汽車維修中的檢修和診斷技術等各項能力。
該課程具有內容量巨大、范圍廣的特點,并且包含許多復雜的結構和設計精妙的原理。在這樣的技術學習中,教學過程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用乏味的圖形,枯燥的語言來進行課堂講述,課堂效果往往不佳。另一方面,假如采用分離課堂知識與實踐操作,會使得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脫節。這樣的結果將會導致就業的學生陷入紙張談兵的窘境,在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處被動。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核心課程所要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就是如何高效的學習理論知識,如何精通更多的理論知識,并擁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要學會融合已學過的知識。綜合多年教學經驗來看,并結合當前汽車行業的總體形勢,在我們的汽車核心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以往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脫節的老一套教學方法做了改變,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應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這一改變使得到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對于學生而言,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是一門專業必修的課程,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整體學習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知識原理,另一方面讓學生把理論知識作為實踐基礎,進行實踐操作,學會車用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的工作原理,并且運用學習的專業知識解決汽車行業中的故障問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脫節是傳統教學方式最大的弊端,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很難理解,在實踐操作中又無法結合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針對現實狀況出現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專業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其次注重對學生操作水平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現代市場條件下對人才的需求。
1、教學模式設計和創新
《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課程是一門在現代科技環境下的技術課程,吸收外國的先進教育理念,并與我國的汽車行業現狀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培育面向現代市場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為主要目的。由市場、公司、學校、授課教師多個環節組成團隊制定課程和課程內容,由教師組織教學過程。在教學實施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通過圖書、網絡及其多種渠道獲取知識能力是教學過程最應該注重的要點。
2、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
《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為目的,采用了多種具體高效的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演示教學法:《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是一門抽象的課程,結構復雜,理論知識難以理解,學生在學習中很難接受。對于這類問題,在教學中,我們運用這種方法,將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知識點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比如配件、圖片以及現場教學,將復雜的問題逐層解剖,將一個復雜的大問題轉化為若干簡單的小問題,再一一解決這些小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至于感覺知識體系龐大,內容復雜難懂。而且能夠讓學生感覺知識易學簡單,同時極大的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避免了厭學、棄學等問題的出現。
四步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學習本章節的理論知識,闡明理論知識的重難點,再向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在這之后,可以讓學生結合已經學習的理論基礎進行實地操作,在學生自主操作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一旁進行指導,指出學生在操作中的錯誤,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在聽取指導教師的建議之后,學生在課后認真做好筆記,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基礎上認真改進。
項目驅動教學法:本方法是在實踐中尋找案例,按照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的劇本步驟來具體實施教學任務,使學生學會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術,并且熟悉這些典型的故障排除以及維修過程,切切實實地練習在今后的汽車維修崗位上可能面臨的問題。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結構有更加透徹地了解,并且學會各種故障的排除方法,這就要求學生完成實踐操作中的任務,在此之后,反思在實踐操作過程遇到的問題,教師需要加強指導,配合學生的實踐活動。
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式,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讓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完成操作任務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重要的步驟中,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演示,一邊分析、一邊講授,學生也一邊觀看老師的操作步驟,一邊自己動手操作,在實踐操作中不斷積累新的知識。
3、采用實訓室教學方式,提升學生操作水平
為了讓職業教育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采用實訓室教學方式是一種必然要求。對于技術行業,多次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開放實訓室,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在多次的練習中熟練掌握技術,不斷積累經驗。此外,汽車類實訓室課外應對學生開放,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4、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
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課程抽象、結構復雜,內容難懂,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采用錄像、視頻、動畫、動態圖片、三維圖等這一類技術手段,改變以往知識只從書本上來、圖像只靠腦中想象的的教學方式,將課程中出現的抽象圖形,采用立體全面的形式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做到眼中看,腦中想,手中做相結合。不僅僅改變了課堂的枯燥氛圍,也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5、改革考核機制,加強能力考核
改變以往以理論考試形式來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考評機制,改為以理論知識和操作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考評機制。評定學生學習結果的成績由這三部分構成:期末理論考試結果占50%的比例,學習過程中的作業、出勤占20%的比例,實踐操作成績占30%比例。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改變了以往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操作的問題,也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就業中避免了只會說,不會做的窘境。
6、采用任務引領學習知識點
對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循循善誘的過程,在對《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課程的學習中,教師應該采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保留學生意見,再進入新的知識點的學習。在學習完以后,再次返回之前問題,探討本知識點與其聯系,運用新的知識點解決開始時候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好處在于開始學習時學生已經有了很大好奇心,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7、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技能
在汽車行業技術日益精湛的今天,汽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條件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職員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而且更加強調實踐操作水平,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在現代的汽車維修行業中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進行對電控系統的拆卸、檢測等相關技術的學習,掌握各傳感器、執行器等元件的工作原理,在實踐操作中學習理論,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培育優秀技術人員,也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堅實基礎。
將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運用于發動機電控技術課程而言,一方面,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工作操作中擁有理論知識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為職業院校培養面向市場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理論基礎,適應現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為畢業生在今后的就業過程中贏得優勢。
[1] 陳宇鵬.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課程情景式教學改革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12(4):40-42.
[2]文龍.關于學習情境實施六步法[J].職業教育研究,2009(13):135-137.
[3] 楊秀芳,李海崗.高職院校《汽車電控技術》課程教學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3):252-253.
[4]張西振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 社,2013,7.
G712
A
2095-3089(2017)27-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