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珺 吳國華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 常德 415000)
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
唐僖珺 吳國華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 常德 415000)
通過對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狀況的調查,發現目前小升初考評機制存在問題,科學課地位過低,科學教師專職化程度低、數量欠缺、質量有待提高,學校科學實驗設施配備不完善,學生對科學課的認知過于片面。因此,本研究建議湖南省各小學應加強科學教師職前培養及在職培訓,引導學生全面認知科學課程,加強教學硬件建設,完善課程管理與完善評價機制,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促進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有效實施。
湖南省 小學科學課程 對策研究
1、師資狀況
調查發現,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師教授科學課的教齡普遍在2~5年之間,教學時間偏短,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小學科學教師的學歷75%為本科,這類教師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基礎,但主要都是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由于教師數量的欠缺,學校根據教學計劃需要而調整教師的崗位,因此,湖南省小學出現了部分科學教師的專業背景與科學教學內容不符的情況。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師專職化情況并不樂觀,兼職教師多達73.9%,其教學質量較專職科學教師相比有待提高。師資力量的匱乏,嚴重影響了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的開展效果。
2、實驗設施配備狀況
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而湖南省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學生無法親自實踐使得科學課程的實效性大大降低,甚至在偏遠或較貧困地區的小學只有教師在照本宣科講教材、講實驗,學生成了教師的“觀眾”。
學校應配備實驗室、實驗器材、實驗學具材料等相關的設施配備。有了充分的實驗條件,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才會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科學原理、實驗現象,掌握科學知識。
3、科學課程開設情況
目前湖南省小學普遍都將教學重心過多的放在了語、數、英上,而偏離了科學教學,這也與教師資源缺乏、學生認知水平低等因素有關。大部分小學每周都只有兩節課科學,甚至還會出現科學課被其他學科占用的情況,可見科學課的地位普遍低下。在湖南省偏遠山區等較為落后的地區,甚至沒有設置科學課,開設情況極其不樂觀。
4、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認知與態度
所調查的湖南省各所小學中68%的學生喜歡科學課程,因為他們認為科學課非常有趣、能做很多小實驗,21%的學生對科學課的喜歡程度一般,但也有11%的學生不喜歡科學課程。其中,不喜歡科學課的學生認為學習難度大,老師不能全面答疑解惑,很少指導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而且課上幾乎都是老師在講實驗,學生合作學習討論、親自實踐的機會較少。
由于課程開設情況的不樂觀,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方式存在問題等因素,作為受教育者的小學生受到直接影響,對科學的學習不夠全面,認知發展受到制約,甚至有小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科學是什么、學什么。
5、教師對科學課程的認知與態度
由于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地位較低、家長對教學工作的不配合等相關因素,使得專職科學教師的教學熱情被削減,自我效能感有待提升。而非專職科學教師則由于本身專業知識缺乏、專業背景的范圍限制、教學工作量太大以及教學經驗缺乏,沒有意識到科學課對學生的成長影響之大,對科學課教學的精力投入不夠,對科學課沒有全面的認知。教師對科學課程的認知與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工作的投入程度、課程的實效性等,認知過于片面或態度不端易導致教育觀念偏頗、易出現教學過失。
1、科學考試分數不納入小升初的考核機制
湖南省小學考評機制的評價內容過多倚重課本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的考查。部分地區小升初的考核只需要語、數、英的分數,科學、思想品德等學科的分數不納入升學考試總分,這樣的現象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發展不均衡,智力與能力發展不均衡,制約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素養的發展。這是應試教育的弊端,是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極大阻礙。
這也是導致湖南省科學課的地位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使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社會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產生了教師的教學投入過少、學校的教學資源欠缺、社會支持力度不夠、家長與教師的教育配合不當等問題,影響著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最終影響的是一代代兒童的科學素養。這種現象與當前實施的素質教育思想是相違背的,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長期發展與全面實施,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小學科學教師數量欠缺、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科學教育的實施者,其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都直接影響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而調查顯示,湖南省大多數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專業水平有待加強。盡管教師非常重視自己的學歷進修,但許多教師進修時傾向于與科學課程的相關性不大、自學方便的文科類專業,這仍存在著教師專業背景不符的問題,因而不利于科學課教學計劃的實施,課堂質量的提高。
且目前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的地位較為低下,導致學校忽視教師隊伍的培養等軟件建設,缺少社會與家長的支持,很多科學教師都轉了專業,教師數量逐漸減少。由于辦學條件有限和學校經費緊張等實際困難,教師待遇失衡,工薪過低也是影響科學教師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質量有待提升、數量欠缺最終阻礙了科學課程的發展。
3、學校科學實驗設施設備配備不完善
因湖南省各小學或當地教育部門等對科學課程的不重視,教育經費配置不均衡,導致科學課程的教學資源投入過少。還有部分學校是由于教育經費不足,而缺少了這方面的教育投入。最終導致了學校科學實驗設施配備不完善,缺乏相應的操作器材,直接導致學生缺少實踐體驗,只能片面的理解和簡單的學習科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逐漸削弱,不能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最終使科學課的實效性大大降低,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1、加強科學教師職前培養以及在職培訓
學校作為組織機構要對教師的能力發展負責,應為其設專職崗位,定期安排進修。增加科學課程的課時,杜絕科學課程被占用,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湖南省各教育部門應通過培訓等方式,將最新的實用的科學知識和技能交給科學教師,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教學與科學新課標的要求相符合。各高等院校加強科學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從源頭上解決小學科學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專業背景不符的問題。教師個人也要積極主動的豐富教學資源,形成教育智慧。
2、將小學科學課程納入小學核心課程體系
根據目前我國課程計劃的設置,課程是沒有主、副之分的,區別只在于每個科目的涵蓋的知識面不同而已。國內已有研究發現,國外很多國家都早已把科學課納入核心課程,科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實踐操作能力都是升學的考核重點。
要在本質上改善科學課程的實施現狀,提高科學課的地位,發揮出科學課對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就要將小學科學課程納入小學核心課程體系,將科學考試分數納入湖南省小升初的考評機制中,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為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科學教育全面開啟。
3、加強小學科學課程的相關硬件建設
政府及教育部門要在教育經費上加大投入,并確保每一筆經費都用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先補充所欠缺的教育資源,再完善已有的教學條件。學校要注重軟件設施的建設,加強教師的專業化,也不可忽視硬件設施的投入,學校要配套好專業的科學實驗器材和設備,讓科學實驗真正進入課堂,讓課堂充滿創造性、實踐性、趣味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更深入了解科學原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良好的創造思維與科學素養,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加強。
4、引導學生全面認知科學課程
教師自己要全面認知科學課程,再讓學生明白科學是什么、要學什么、如何運用科學,要探索性地學習科學。教師要作為“學習的促進者”,讓學生成為教育主體。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問題的方式激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強烈好奇心與求知欲,再有引導性的展開教學。這樣能夠不僅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學習過程,還能夠在不斷問答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科學思維,促進其科學品質的發展。
[1]劉林,彭蜀晉.科學教育專業所面臨的問題和發展策略[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9):18-20.
[2]基礎教育司.九年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3~6 年級)[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肖菊蓮.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2,(5):21.
本文系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湖南省小學科學課程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514468001)的研究成果。
G465
A
2095-3089(2017)27-0049-02
1、唐僖珺(1996-),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小學教學系初等教育1404班學生;2、吳國華(1979-),女,湖南常德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小學科學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