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歡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面臨的困境及教育反思
陳 歡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05”方案實施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取得很大成就,在課程目標、課程教材、課程教學方法、課程教學資源配置等多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面對當下教育改革進入縱深階段,不斷變化的形式和迫切的任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著教育方式單一、教材內容固化、教學管理不當的困境問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對教學困境問題進行反思,是適應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教育方式單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課學的開展主要以教師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單一灌輸模式。學生和教師學習步調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化。教師即為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旨在為應付考試,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當作純粹的知識性學習,從而出現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學方式,不局限于以課堂為主的教學,還有現實生活中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形式。在生活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活動正是很多學者們提出的隱性教育。目前,對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運行機制、效果評估等方面所產生的具體成效還有待進一步考量。這就使得很多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課外拓展學習活動受到限制,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學內容固化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價值導向而不在于簡單的獲得知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應注重其思想性和價值性的引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育,使學生能夠養成擁有正確的政治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優秀品質。而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內容固化為重在知識掌握,輕價值觀傳遞。學生重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考試要求,單純的背誦理論知識,沒有將其正確的理論價值觀內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及教學體系中,囿于課程性質的規定性、課程本質的指導性、課程內容的知識性意識、形態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不像其他專業課實操性、現實性、趣味性強,以致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不易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奮點;鑒于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課程內容主要以宣傳國家政策方針等意識形態的教學片面認知的歷史緣故,造成很多學生存在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的錯誤認知:認為其只是單純的關于國家政治性的理論學習,并不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忽略其課程的重要性;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在內容上含有某些所謂的政治敏感點及思想言論禁區。使得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教育者采取回避的態度方式避而不談,從而誤導學生同樣采取回避方式甚至不去涉及含有政治性有關的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中,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模式,很少對政治性事件或意識形態現象等問題做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傳授知識浮于表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缺乏互動交流研究性學習。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的內容設計與受教育主體實際需求不一致甚至脫節。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教育管理不當
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設置,除本專業作為專業課學習外,對于其他專業都是作為公共課程來學習。因此,對課程的重視度不高。這是課程設置本身造成的緣故。既是作為公共課程來學習,其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無論是在授課老師一方還是在學生學習一方都隨之打了折扣。雖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設為公共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的定位只是相對的。但現實教學中被當作附屬課程來學習。在很多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不受重視。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投入的精力和資金不夠。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整合利用不當。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本身應該具有一系列的教學計劃、教學安排、教學評估機制、教學反饋等完整教學體系。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的內容體制不夠完整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不到位。
首先,隨著教育科學技術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它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其復雜性、多元性和綜合性使其所承擔的教學目標不易完成。也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學不能僅僅單一的“灌輸理論”。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學的開展活動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活動可以與豐富的校園活動、社會志愿活動、社會實踐基地等深入基層的教育活動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中,了解國家社會民意,從而完善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正如胡塞爾所說:我們永遠處在生活世界之中[1],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必須扎根于實際生活之中。
其次,它的特殊性在于,其理論價值的抽象性、形式表現的內在性,內容邏輯的概括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離不開價值觀,也離不開有效的知識作為其實現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活動本身就是要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參加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在活動中理解、消化、領悟,能夠進行正確價值判斷和選擇。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內容中把價值觀和知識有機結合,不偏廢任何一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要達到傳遞正確價值觀的預期目的,需要以知識工具作為載體,取材于現實生活,激發學習興趣,深入思維訓練和映射價值判斷的過程。如果教授得當,獲取知識對于接受者與其說是一項任務,不如說是一種樂趣。”[2]在有限的教學空間和時間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種理論現實價值問題,這就需要教育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何將正確的價值觀與適量的知識進行恰當的銜接和裁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性,延伸思維訓練和提升價值判斷能力,需要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傳授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籌帷幄。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概括性學科,及馬克思一級學科下分支學科,有其龐大的政治意識形態系統,不可忽視其學科建設及發揮其深度的專業性,以培養高素質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和專業化師資隊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設置及政治性價值導向認同不可替代。在教學主客體之間,發揮教學主體的能動性作用,實現主客體之間教學互動,接受主客體平等,實現有序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課程傳授者要恪盡職守、深入探索學習,不拘泥于傳統,又善于學習外來新思想,傳授有現實意義價值觀。以此,達到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的教育目的。此外,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學活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吸引力,使其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1] 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
[2]黃崴,黃嘵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J].清華大學,2009.1
[3]羅素.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9、208、185.
[4]汪馨蘭,戴鋼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 (11):54-57.
G641
A
2095-3089(2017)27-0066-02
陳歡(1991-8)女,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碩士,黑龍江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