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剛
(廣東警官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學校體育課程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和方式
謝 剛
(廣東警官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大學生心理質素一直以來都是高校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本文主要講學校體育課程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和方式,并提出了學校應該多組織集體體育活動、與學校團委、社團的學生部門建立長期聯系、只要通過多途徑運作,學生才能夠有跟多的交流,對其心理塑造達到積極促進作用等建議。
學校體育課程 大學生 心理素質
學校體育課程承擔著大學生絕大部分體育活動的任務,所以學校體育課程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學校體育課程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和方式也就尤為重要了。
當今社會在校大學生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學業、生活、就業等,這些壓力導致他們在體育鍛煉方面就缺乏時間和必要的動力,所以導致了體質下降,甚至產生了心理問題,所以學校體育課程基本成為了這部分人參加體育活動最主要的選擇[1]。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學習壓力大等因素,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學生當中,所以導致現在學生的體質測試每況愈下,以至于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每況愈下,所有打造適宜的體育文化氛圍迫在眉睫。
1、發揮學校團委社團帶頭作用
大學課堂是一個開放獨立的課堂,已經不再是初高中那時一路跟著老師走的課堂了,大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他們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參加的體育活動,因此就要求我們針對大學生的獨立性以及選擇性量身為大學生們建立他們的體育課堂[2]。學校應成立相應的社團組織,使大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選擇他們所喜愛的運動,再由社團中人加以專業指導。俗話說興趣決定堅持的時間,只有先建立可以和大學生地位同等的社團,是他們放下緊張不安的心情,才能極大的提起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以專業輔導他們,從而達到鍛煉身體以及舒展心里的作用。
2、指導老師要明確職業,根據學生的興趣針對指導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真誠地熱愛學生,充分信任學生,有目的性的傳授一些體育知識,教師還應該多和學生聊一聊體育的賽事或明星比賽,以增加學生對體育的喜愛,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溝通的機會,也增加了彼此雙方的信任感。教師還應該帶有生動的面部表情去上課,解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是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鍛煉身體,從而到達緩解壓力和消除郁悶的作用。
3、 集體體育項目要多,提供學生鍛煉交流平臺
學校應多在集體體育項目有側重點的多投入,因為集體體育項目往往投入后,受益的人群會更多,而且集體項目有助于學生體育鍛煉交流。另外,學校或相關組織應該定期的組織一些體育活動,例如小型的運動會等等,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彼此接觸溝通,增強學生間的友誼,增強交流能力,從而可以更好的提供體育鍛煉平臺。
交往是在于人的社會生存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善于交往的學生會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抑郁癥是最常見的,學生在廣泛的交往中可以感受時代的進步和交流的藝術,感受友情的意義與美好,學會懂得協作的重要性[3]。學生進行各種溝通交流活動中,老師應該適時給予指導,并且給他們充分發鼓勵,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鍛煉學生的交往技能,則可以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交往能力。
1、多用積極的教學評價,提高學生信心
教學評價應該是多維度的,設計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而不能僅僅用學習成績作為參考標準單方面的做出評價,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缺乏的東西,針對性幫忙學生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運用的鼓舞性語言對課堂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感與態度所形成和發展的態勢,它具有引導性功能和激勵作用,是通過教師的語言、肢體、情感和恰當等的教學方式,不定時在不同方面給予相應的鼓勵,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學生把主動學習作為一種樂趣,從而達到積極學習的目的。
2、互動教學,提高師生合作能力
合作,是最基本的溝通方式,也可以作為學習的手段,引入到學校體育課程的課程上來,在體育課堂上行程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的模式,同學和老師之間通過身體鍛煉,形成共識,達到教學目的,也可以提高學生相互協作能力,也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
3、 取長補短,參加學生喜歡并且擅長的項目
在平時的教學中,主動發掘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多進行自己擅長的項目,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多的自信,慢慢的在其他項目上也就敢去嘗試,敢去體驗。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特長給予他們參加他們喜歡、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發展他們的特長項目,增進他們的技術、意志力、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比賽項目中尋找自我,發展自我、鍛煉自我,在特長項目中成長。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和比賽,為特長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能、鍛煉提高的實踐舞臺,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議:
(1)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這門課程的地位要個其他課程平等對待。
(2)針對體育項目特點,在集體項目、受歡迎的項目、收益人群廣的項目有所側重。
(3)學校應該多組織集體體育活動,與學校團委、社團的學生部門建立長期聯系,只要通過多途徑運作,學生才能夠有跟多的交流,對其心理塑造達到積極促進作用。
(4)給予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課外體育活動也是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5)課外體育指導老師要落實到位,也別是體育社團的指導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設立獎勵機制,對學生心理成長也是比不可少。
[1]貝釩. 學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J].學理論,2014,(36):178-179.
[2]鄭保華. 我國學校體育課程及課程結構的改革與發展研究[J].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15-118+128.
[3]魏有為. 學校體育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和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4, 24(02):69-70.
G642
A
2095-3089(2017)27-0222-02
謝剛(1988.11-),男,湖南,廣東警官學院教師,職稱助教,碩士,警察體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