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保 向為民
摘要 “按專業招生”改革帶來的內生動力和社會需求變化引致的外部壓力,促使普通高校更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論文以重慶理工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為研究對象,從學生層面和學校層面指出現行培養模式存在問題,提出推行團隊協作式的項目驅動型“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提升普通高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并對其必要性、可行性及運行模式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 土地資源管理 項目驅動型 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16
0引言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布實施,標志著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此后,上海市、浙江省兩大試點地區分別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自2017年起兩地首次采取按專業招生的招考方式。按專業招生政策的推行,必將對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及就業工作產生深遠影響。探索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人才培養模式十分迫切。
1重慶理工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1.1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歷程
重慶理工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成立至今已20年,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詳見表1。
伴隨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方向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及專業課程設置不斷優化。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定位,促使課程體系更趨實操性。
1.2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不足
學生訪談及用人單位走訪調研發現,我校人才培養質量有所下滑。一方面,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許多學生經歷高考升入大學后,失去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隨著城鎮化進程提速,土地管理實踐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模式日新月異,而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更新滯后,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出現差異。
2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2.1“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區別
“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依據社會需求培養學生,以崗位人才要求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結構,通過團隊協作組織形式,以項目驅動教學及學生知識體系整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對訂單式培養模式的改進。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區別詳見表2。
2.2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推行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1)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隸屬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管理學背景,故此明確本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理論基礎,掌握測量、規劃、估價、投資分析等土地資源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可從事土地開發和管理、土地整治規劃、房地產項目咨詢與策劃、不動產估價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偏重管理型的專業技術人才。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養的院校,其實踐環節須突出社會實踐、規劃管理等能力培養。
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受實踐教學內容單一、學生課堂實際操作時間有限、課后自覺學習能力薄弱等因素制約,實踐教學效果堪憂。團隊協作式的項目驅動型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解決制約專業建設瓶頸的有效途徑。
(2)有利于解決學生無目標問題。泛訂單式培養模式以大數據確定崗位需求,學生在參與科研、尤其是校企合作橫向項目中逐步熟悉未來工作崗位對知識結構和技能的具體要求,可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內化為自己的學習目標。
(3)有利于實現課程設置合理化。現階段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問題有:教學內容重復陳舊,課程結構體系不盡合理,學生個性化課程選擇空間小。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大數據動態分析社會需求,結合學生目標內化結果設置課程模塊,構建個性化的、適應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有助于實現課程設置合理化。
2.3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推行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
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面臨兩大核心問題: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人才定制和項目驅動型培養模式的實施。
(1)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定制的實現路徑分析。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人才定制通過企業需求確定,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社會需求把握方面雖不及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但可基于互聯網,采用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通過用人單位訪談、挖掘招聘信息對職位的描述及要求等數據信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2)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條件分析。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因其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特征,任課教師依托土地資源管理系依托土地規劃整治中心、房地產投資咨詢中心等科研平臺,承接各類縱橫向項目,此外10余個校企實習基地平臺亦可為實施項目驅動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支撐。
2.4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思路
泛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思路詳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