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坦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既迎來了機遇,也帶來較大的挑戰,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有利于推進行政事業單位高效運轉。2014年1月,國務院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指導,為其提供指數支撐,可以為內部控制指明發展方向,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質量。 本文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進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策
我國經濟正處于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態勢逐漸疲軟,我國經濟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建立全新的經濟發展形式極為必要,在經濟新常態下,構建新的政治格局,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深入改革,加強內部控制,可以顯著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能力和質量。內控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事業單位更好的履行職能,有效降低工作風險,避免腐敗現象滋生,從而保障社會和國家的發展。
一、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主觀能動性
盡管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中,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但是在具體執行中,并沒有滲透到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此導致的結果,是內控規范成為紙上文字,僅僅作為一種指導思想而存在。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對規范內容并不了解,或者領導沒有發揮出帶頭作用,因此單位內部并沒有形成公開透明、互相監督的管理架構。領導的權威性既有利也有弊,一旦出現盲目決策的情況,就會帶來一些問題;而基層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薄弱,難以及時反映問題,如此問題就會越積越多、越來越嚴重,不利于整個部門的發展。
(二)內控機制不完善
第一,健全的內控制度,是保證內控效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部分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建設不完善,體現在制度分布比較零散;或者這些制度的覆蓋范圍小,不能囊括所有的業務類型、崗位職責,尚未沒有形成體系;又或者內控制度的建設相對完善,但是在具體的落實上存在難度,缺乏必要性的配套執行措施,導致制度形同虛設。第二,和經營性企業相比,事業單位在性質、運營目標、地位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內控規范出臺以后,部分事業單位對于內控制度的定位不準確,與此相關的程序和制度也沒有得到良好的匹配;甚至個別單位在內控制度的制定上,接近于企業的內控制度,和單位的實際業務不相符,影響公共服務工作的開展。
(三)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健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健全,工作落實力度較差。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缺乏獨立、有效的內部監督、內部審計機構,或者是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職責流于表面,難以發揮監督、審計作用,導致內部控制無法有針對性的落實。
現代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大多是由財務部門或紀檢部門兼任,監督機構缺乏獨立性,難以有效的落實內控機制;其次由于內部審計機構缺乏必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支撐,內部監督長期不到位,很少有人去行使監督職責,致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發生各種意外事故;最后,內部監督部門職責分配不明,具體任務比價模糊,監督工作出現交、遺漏的情況,難以提高內控質量。
二、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完善策略
(一)完善、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新常態下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不僅要加強成本控制,還要進一步擴大范圍,對工作效率、質量以及業務流程等都進行監控,全面提高內部控制質量與水平。另外,還要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包括內控責任制度和監督制度兩種。行政事業單位在責任制度的建設上,要明確分工,將責任落實到人,避免重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建設監督制度,主要以制度的形式對員工的工作行為監控,觀察是否按照流程進行操作管理,是否及時工作等,以監督制度來提高內控質量。
(二)健全內控法律法規
完善內控法律法規,才能夠保證內控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內控流程體系、監督審計體系。具體來說,首先應該詳細了解單位的各項業務開展情況,考慮到單位的實際情況,保證內控流程和業務流程相互匹配,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然后應該建立事后監督制度,以財務部門為中心,除了常規的會計核算工作以外,還應該對單位內的各個部門、崗位進行監督和核查,將內控風險降至最低。最后,審計機構的建立應該具有獨立性,直接對上級部門負責,針對單位內部的控制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提高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素質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由于將關注重點放置在成本控制上,工作人員大多由財務人員擔任,而工作人員素質的高度則會影響到內部控制的效率及質量。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上,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素質,健全人才選拔機制,提高人才的招聘門檻,對應聘人員進行專業考察,擇優錄取,并且還要變動工作職位,為年輕群體提供更大的晉升空間,為崗位輸送新鮮崗位。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上,還要重視培養工作人員的多媒體素質,對人員進行信息培訓,讓工作人員靈活應用互聯網軟件,提高內部控制的工作效率。
三、結語
目前,新經濟常態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內部控制,不斷對單位內部進行整改,完善、修改運行的薄弱環節,提高行政職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烏蘭娜日.關于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考[J].北方經濟,2015(2).
[2]平華.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7).
(作者單位:濟源市財政局(國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