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
【摘 要】通過對我校(生源較差)大量的課堂教學案例發現:課堂中師生間的互動性較差,上課氛圍不濃厚。究其緣由與老師的提問效率存在密切的聯系,提問效率的低下導致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下降。本文以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提問為例,論述有效提問的重要意義,分析化學課堂上的提問現狀,并提出改進策略,以達到顯著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化學課堂 有效提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46-01
提問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提問策略,包括如何設計問題、如何設置提問點、如何合適地叫答與等待、如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教學的提問要有與生活緊密聯系
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強、好玩、自尊心強。設計提問時要充分顧及這些特點,以引起他們的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形成學習的內驅力,促進課堂的“互動生成”。如講《化學反應速率》時,教師提問:“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夏天食物變質比冬天食物變質更易變質,哪位同學知道其中的奧秘?”這一提問就如同在學生平靜的腦海中引起認同,學生議論紛紛。接著提問:“有哪些方法可以使食物保存更長的時間?”這樣就可以使學生不拘泥于狹小的知識點,從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學習的興趣也更足,從而會讓學生爆出創新思維的火花。通過簡單的問題就可以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世界,發揮其思維的積極性,同時也喚起了深入學習的好奇心。來自于生活的問題能讓學習不好的學生更容易融入課堂的教學。
二、合理地進行有效課堂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善于發問,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如果教師不善于發問,或問得不得法,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就會相對差一些。所以只有對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只有有效的課堂提問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去,從而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彼此關聯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借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發現、去理解新的知識,從而自主探究。例“苯”的教學中采取教師給出條件、學生分析、組建苯的結構模型,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模式。用學生組建的模型進行對比與分析,并討論大家在構建模型時遇見的各種問題和解決的辦法,通過積極的提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下,興趣被大大激發,充滿求知欲,思維處于一種主動的探索狀態,這樣教師就成功地為學生營造了探究氛圍。此外,通過對問題分解,引導學生思維由原有知識回顧逐步地轉移到對新知識的理解,這比教師從嘴里直接說出答案來得要深刻,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合理設計的問題數量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提問的方式教學時,教師也要關注問題的數量,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合理的問題數量,才能保證問題教學的有效性。從當前的教學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問題教學時在問題數量上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要么整節課基本上不提問,要么就會出現“滿堂問",這兩種提問的方式都是不科學的。在化學教學中進行提問環節的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以及相對應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找出認為學生容易出錯的點,并且設計相應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問題的有效性。在課堂上教師不應設計過多的問題,過多的問題會給學生帶來聽課壓力,具體的問題數量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質量以及教學內容來確定,同時要減少無效提問。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帶有“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外,往往會對教材上明確的概念或定律進行設問,這些都屬于無效提問,教師應該減少這類型的問題,針對相關的具體內容設計問題,來增強學生對化學的理解能力。
四、增設有啟發性的問題
老師應該重視提問的作用,不再使用以往的那些簡單問題,增設的問題要有啟發性、針對性及生動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區別問題的難易程度。尤其是化學這門課程,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涉及化學知識,學生自然對化學有許多疑問。此時,老師應當把握好這類問題,在課堂上提問,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學好了化學這門課程,能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例如,在關于乙酸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何去除襯衣上的污漬?往水瓶里倒入適量的醋,觀察水垢的反應。為什么煎魚時加入醋和料酒會更香?為什么酒儲存得越久就越香?老師在導入時提出這些問題就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同時,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問題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要具有銜接性。這樣,才能觸動學生的內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展現一堂生動、豐富、有趣的課。
五、問題的難度要適宜
有效的提問必須符合學生的接受狀況,太浮淺的問題會使學生覺得沒興趣,不以為然,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難度過大的問題又會使學生一時無從回答,勢必導致思維“卡殼”和“課堂冷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智能的發揮,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有目地的根據教材精心設計一系列探究式的問題和實驗,引導學生在思考和實踐中,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舉個例子來說,在學過硫化氫的性質后,如果問“硫化氫和氯氣有毒嗎?它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或“你學過哪些有毒氣體?如何使其毒性消失?”問題太簡單或難度過高,學生都不知從何答起。所以對一些問題,我們應把握好其難度,不妨做一些處理,例如以上的問題可以這樣設計:“硫化氫和氯氣都有毒,若按一定體積比混合后,其毒性就會消失,原因是什么?”對于這種問法,只要學生聯系以前學過的氯氣的性質,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就能夠做出正確的回答。這種問題既能鞏固新知,又能聯系舊知,還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因而是有價值的。
總之,課堂提問是化學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學課堂教學基本的常用的教學方法。西方學者德加默曾說:“提問得好即教得好。”高效的課堂是一件藝術品,低效或無效的提問是敗筆,而有效的提問則能成就精品,錦上添花。讓有效提問使每一位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的化學世界。
參考文獻:
[1]洪松舟,高中化學效課堂提問教學[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5).
[2]黃浙君.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初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