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楊利
【摘要】在農村小學英語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不斷豐富作業形式,創新作業設計的模式,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 作業設計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27-01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農村小學英語的作業設計中,單調、枯燥的課外作業,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農村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減負增效”已經成為當前眾多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而課外作業的多寡,成為教師“減負”的重要標志。由此可見,有效的作業設計,已經成為教師能夠實現“減負增效”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在當前農村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的作業設計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1.機械、重復的抄寫,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教師一般都是習慣于讓學生大量的、機械的和重復的抄寫,單一的作業形式,往往會讓學生在抄寫的過程中感覺到無比的枯燥和乏味。這種機械的作業模式,會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扼殺小學生的天性,最終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難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2.作業設計一刀切,未能考慮學生的差異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在當前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獨斷專行的作業設計模式,使得英語作業呈現“一刀切、齊步走”的局面,最終導致了“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教學局面。
3.作業設計缺乏創新,千篇一律
在農村,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對教師的影響頗深。一般而言,很多農村的小學,只注重學生語文、數學兩門課程的教學,對英語的教學卻不夠重視。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思想影響,使得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往往不愿意“多費心”,作業的設計千篇一律,缺乏創新,甚至有些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還沒開口,學生就知道回家應當做什么作業,這種過于單調的作業設計模式,應當引起教師重視。
二、新課改下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對策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正視問題存在,不斷改革創新,提升作業設計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1.堅持“少而精”的作業設計原則,實現“減負增效”教學目標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量、重復單調的現象,筆者認為: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本著“少而精”的作業設計原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有學者曾經做過這么一個有趣的實驗:即挑選十名兒童,讓他們連續畫15張同樣的圖畫,開始孩子們都比較認真,但是越到后面,學生們越馬虎,到第15張的時候,部分孩子就已經明顯沒有耐心了。作業設計亦是如此,大量、重復的抄寫,并不能帶來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會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影響教學的效率。因此,農村小學英語的作業設計一定要少而精,方能實現良好的作業效果。
2.尊重個體差異性,作業設計面向全體學生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實行作業設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性”的原則,盡可能地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現狀出現。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分層作業”的方式,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當然,這樣的作業設計模式,在理論上可行,在實際的操作中得考慮很多因素,如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等,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采用“附加題”的方式,每次作業后面都有一兩道附加題,這道附加題的難度就比普通作業要大,這樣,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完成附加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目的,而成績稍差的學生,則可以思考,但不要求全部學生完成附加題。總的來講,農村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3.豐富作業形式,創新作業設計模式
作業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在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這樣的作業規律: 我能做、我想做、我喜歡做這種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豐富作業形式,創新作業模式,是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重點考慮的問題。例如,在小學英語的教材中,一些故事性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通過角色扮演法的形式“演出來”,這種演的形式,有利于讓學生熟悉相關內容,促進良好學習效果實現。
有效的作業設計是實現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關鍵。在農村小學英語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不斷豐富作業形式,創新作業設計的模式,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l.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