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香
【摘要】本文從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入手,提出了獨立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設思路與對策,立足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專業技能,從而促進學生更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創業 培養 措施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5480)。
【中圖分類號】TM-4;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213-02
一、引言
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使大學生創新能力得以提高,提高學生在就業中競爭實力,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在擴大就業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筆者為了更有效的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對大學生創業創新工作的情況進行研究與思考。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現狀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積極進展,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視不夠,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脫節;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學方式方法單一,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實踐平臺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要在專業教育基礎上,立足創新,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專業技能,從而促進我院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
三、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措施
(一)創建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創新創業教育培育體系。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項創新創業政策、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紐帶,將企業、學生以其家庭與高校之間建立聯系、相互支撐,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育體系,企業的參與、家庭的支持是學生實踐創新創業的有力保障。
(二)組建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打造優秀的專兼職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具有較高創造性思維修養和創造精神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質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學生,學生才敢于冒險、敢于探索,進行創造性的研究性學習。學校可以聘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人士或校友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講述創新思維,傳授創業技能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積極性。
(三)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自建或與企業、高校之間聯合創建專業創新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實訓室中心,分類施教,設置“特色班”試點,實施跨學科、跨專業之間相互融合、聯合培養機制。以創造性產品、科技創新和技能競賽、企業項目等為依托,開展討論式、案例式、項目式教等教學方法,以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考核方式,檢驗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促進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四)逐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將創新創業思想融入到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監控等教學管理制度,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相互滲透和融合,積極引導學生在第一課堂就能夠接受創新思想,形成創新思維,樹立創新意識,啟發學生將創新創業教育和所學的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和豐富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知識。
(五)制定靈活的辦學機制,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正確處理學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系,做好學業與創業的引導。在目前學年制條件下,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形成開放的彈性教學體制,始終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既鼓勵和允許學生走出去創業,也要給學生繼續回校學習的機會。
四、結束語
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環環相扣的、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學生活動中,層層推動課外創新活動和創業活動的廣泛開展,讓學生在興趣特長與專業之間找到恰當的結合點,感受創新、感受創業,培養創業意識,才能切實做到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