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福
摘要:在新課改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用新的教學方式來優化教學,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并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來深入了解物理知識,形成和發展物理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學習物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運用,教師要把實踐和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的意識。教師要深入探究物理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用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程改革;探究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法比較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妨礙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物理學科沒有興趣。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構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新課改的實質在于創新教育教學。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主體性,開展探究性教學,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式教學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中的某些內容作為探究教學內容;也可以選擇生活實際中與學科內容相關的問題作為探究學習的對象,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探究和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活動解難釋疑,用所學知識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探究式教學定義模糊
教師不能很好的掌握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對課堂互動參與過多或過少。如果教師參與過多,那么探究式教學將會失去存在的意義,教師過多的干預學生對課程的設計和對問題的解答,學生無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違背了探究式教學的教學目的。教師參與過少,完全采取放養式教學,把問題丟給學生后就不去過問,這樣學生的設計和解答得不到有效的指導,很可能得出的結果是錯誤的,這樣就誤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如果學生在課程設計和解答問題時出現困難也得不到解答,很可能使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
2.學生在課堂參與中新鮮性大于興趣性
初中生對于新鮮事物會有很大的好奇心,但是當新鮮感過去后,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當不再對探究式教學模式感到好奇的時候,學生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沒辦法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或者學生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雖然表面積極參與但是實際上只是貪圖課堂氛圍輕松,可以不受太多拘束,雖然積極發言,但是詞不達意,或完全與課堂無關,就違背了探就式教學方式的教學目的。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對策
1.教師掌握探究式教學精髓,靈活授課
教師要深刻的了解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意義和目的,對探究式教學進行深入的剖析,以便于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要保證課程的合理性,針對課程所設置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能力,不能過偏、過難或過易。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初中物理課本知識,更要了解初中生的基本能力,靈活設置課程,使課堂氣氛活躍輕松,并且具有趣味性。比如: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帶一面能夠成全身像的鏡子,教師站在鏡子前,讓自己的身體在平面鏡上成像,然后讓學生自行找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測量和觀察發現平面鏡成像:等大,正立,對稱,虛像。當然如果學生有遺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補充,這樣,學生會非常有興趣參與到課堂中。
2.合理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完全成熟,自控能力比較差,很難長時間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對新鮮事物也往往是三分鐘熱度。所以,在課堂上合理的引導學生是③初中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和態度,當發現學生有倦怠情緒時要適時的引導,改變授課方案,重新提起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壓強的時候,原計劃是用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壓強,但是發現學生出現倦怠心理時,教師就改變教學方案,直接找一位同學釘鐵釘,從而讓學生的注意力回到課堂上。
一些教師認為新課程強調自主探究,不管什么內容都要求由學生探究得出。有些內容不好進行探究;有些復習課需要建立知識網絡;有些由學生探究只能得出部分結論、或只能得出定性的、不完整的結論時,教師的講授是必不可少的。探究式教學的推行實施還需要對老教師引導、對新教師培育,做好服務性的培訓工作,僅靠行政命令只會引起教師反感,進而以形式主義應付。
參考文獻
[1]陸璟.探究性學習學術研究[S].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人教網,2010
[2]景海洋.物聯網技術與《科學》課程整合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2
[3]沈金林.關于探究式教學中“評估”要素的若干解讀[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0]教師招聘考試研究中心組編.教育專業知識[M].北京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