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
摘要:近年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民族舞蹈的實用性不斷弱化。少數民族借此表達情感,由此,對其進行進行相應繼承。在本文中,對民族舞蹈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了相應分析,并且提出了傳承和創新的措施。
關鍵詞:民族舞蹈;傳承;創新
民族舞蹈有著比較大的優勢,需要對其進行充分發揮,當對民族舞蹈作品進行創作的時候,需要對民族特色進行有效應用,對民族所特有的思想情感進行充分表達,與此同時,在對作品進行展示的過程中,使得人們對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進行有效感知,從而引起人們對此民族的興趣和關注。人類的日常勞作對舞蹈藝術的產生有著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在多個方面對舞蹈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體現,在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利用舞蹈形式,傳授生存本領、生產知識等,并且用舞蹈形式傳承歷史,對生產力的發展進行有效促進[1]。
一、 民族舞蹈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對藝術創作規律的要求進行嚴格遵循,只要是在民族地區從事民族文學藝術創作的工作者,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都必須對自己所在地區民族的方方面面有深入調查、了解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有著一定規律的東西進行獲取,將相關個性和特點運用到實際作品中,與此同時,通過作品將其凸顯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有能力應對今天高速發展的顯示,在藝術百花園中找到自己耕耘的土地而不被淘汰出局。
在長時間以來,形成的舞蹈形態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典型符號之一。民族的特點和個性是先人們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財富。舞蹈藝術的優勢有著具體體現,舞蹈是經過提煉、組織和加工的人體動態造型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人體造型、動態藝術[2]。舞蹈對人體形象進行相應應用,對多種自然或者社會現象進行相應分析和研究,人的多種情緒在藝術中得到全面體現和表達。民族舞蹈所表現出的內容和情感都是不需要解釋的,人們在舞者的舞動和造型中,就能夠對其中的內容和情感進行有效領略,民族舞蹈是沒有國界和語言的阻礙的。所以,能夠從中得知,人們通過舞蹈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需求越來越多,精神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快,在此情況下,民族舞蹈的民族特點是非常突出的,此種舞蹈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能夠對現代社會發展進行有效促進,對外宣傳交流,對民族文化進行有效弘揚,成為現代經濟建設高速發展中的市場賣點之一。當下,我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對民族舞蹈的特征和優勢進行了充分應用,創造多種商機和演出形式,推出了旅游歌舞晚會和原生態歌舞晚會等等,此種形式的晚會有著比較突出的特點,其民族特色非常濃厚,將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作為賣點,獲取了多種商業機遇。先人們將民族個性和特色留給后人,舞蹈藝術的傳播交流優勢是非常鮮明的,兩者進行有效結合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種民族舞蹈為基層創造者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對地方特色和民族舞蹈的優勢進行了有效發揮。
二、 民族舞蹈傳承與創新的措施
民族特定社會、歷史和文化促生了民族舞蹈。當下,時代不斷改革和發展,它所依附的封閉式社會結構在現代文明的沖突下逐漸解體,其中包含著古老意象層次和功利內容,已經不能給新時代人以精神的超越,現代人也不能夠全部體味到前人在創作過程中的全部審美情感。民族舞蹈的只是能夠作為民俗活動中約定俗成的飾物,民間群體不斷縮小,民族舞蹈在其中得到相應流傳,面臨著老化和抉擇。在民族文化中,民族舞蹈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舞蹈藝術隨之發展和進步,由此,同國內和國外的市場以及全球化進行有效適應。
當下,旅游業發展的越來越快,需要大力抓住這個發展機遇,尤其是專門從事文化移速表演的專業團隊,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從過去演出完成政府部門各種政治任務演出需要,參加多種類型的專業比賽演出活動,只是依靠政府撥款的單一生產模式中走出來,對文化藝術進行有效促進,使其生產社會作用和經濟效益,使其朝著文化產業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實現旅游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和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和任務,要對此進行有效實現,需要對旅游過程中的文化含量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對大量游客進行有效吸引,將文化藝術和旅游業發展進行充分結合[3]。對其中的規律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明確相互之間的關系,并且將其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和聯系,對兩者之間的相互推動和發展進行有效促進和推動,由此,對同時獲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進行有效實現,對于相關人士來說,需要對以上內容進行全面、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結束語:
當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我們進入了給一個全新的時代,并且帶來了多種機遇和挑戰,在此情況下,對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繼承,對全新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等進行相應樹立,對民族的凝聚力進行有效增強,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和任務。對于民族舞動來說,面臨著全新的額挑戰和機遇,要與其進行有效適應,需要對多種方式進行應用,實現傳承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亞平. 舞蹈,民族文化的雕刻師 從舞蹈詩《烏蘇里傳歌》分析赫哲族舞蹈的傳承與創新[J]. 舞蹈,2016,12:70-71.
[2]程玉. 舞蹈學專業少數民族代表性課程的改革與創新——以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民族舞傳承方向為例[J]. 新絲路(下旬),2016,11:249+235.
[3]原永明. 植根中華傳統沃土,培育民族舞蹈奇葩——在傳承中創新的學校藝術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