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清
(惠東縣梁化石屋寮小學,廣東惠州 516323)
教育 EDUCATION
小議新課改下小學四年級數學有效教學的思考
陳惠清
(惠東縣梁化石屋寮小學,廣東惠州 516323)
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得到了深入推行,廣大教師也在以此為指導,對教學活動展開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轉變教學觀念,運用更加高效的手段來開展教學。對于小學四年級這個階段來說,數學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數字、圖形、公式等知識,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當前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并思考了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小學四年級;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現狀;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學活動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落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開放的教學方法,更加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小學四年級是小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這個時候的小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就更需要優化設計,全方面的打造高效課堂。
對于當今這個社會來說,“效率”這個詞語用途非常廣泛,它是很多行業能夠取得成功的必備法寶。在商業領域里,效率是指商品的生產時間與社會勞動時間的關系;而在教育界,效率就是教師對課堂的利用情況,教師能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自然學科,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學生都害怕學習數學,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感到厭煩,那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當今數學研究工作者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數學的難度在高中時期的立體幾何、三角函數等內容都能體現出來,因此學生應該從小學就要打好基礎,以備后期更深層次的學習。小學四年級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節點,教師應該想辦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雖然新課改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通過對當前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調查結果來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機械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側重于講解解題流程,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是機械的不斷做題,即使是學會了知識也不會運用。(2)手段單一。很多教師的教學手段非常單一,沒有可變性,設置的問題形式也很單調,損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壓制了創新意識的發展。(3)講課語言枯燥。很多教師只是進行理論知識講解,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缺乏適當優美有趣的語言進行調節,而課上的相互溝通交流要比只顧埋頭做題的效率更高。(4)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數學教師都是先把題目進行分類,然后對每類的題型講授一種或多種固定的方法,導致學生也是解題方法千篇一律,不懂變通。
小學四年級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要想實現小學四年級數學有效教學的目標,就需要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孜孜不倦的探索與研究,就必須經過不知疲倦的創新和探索,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全新的優化設計,通過生活實踐的檢驗、合作競爭的激發、信息技術的支撐、教學評價的推進才能達成課堂教學效果的良好狀態,才能實現學生在數學知識與數學技能方面的切實發展。
3.1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意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其內心需求,他們才會產生主動探究的動力。生活化是新課程理念提倡的一種生態教學觀,情境是貫穿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將生活化與情境相互結合,構建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親切感,實現學生數學知識認知與情感態度的多維結合,實現學生思維與智力的層層展開。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角的度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教室作為素材來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在我們教室之中有四處墻角,這個墻角也是具有一定度數的,你們有什么樣的辦法可以測量出這四個角度的大小嗎?怎么樣判定它們的度數是否相同呢?”,通過創設這種符合小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生活情境,就能有效展示出學習該數學知識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3.2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小組合作是增強學生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的科學探究方式,是促進學生思維活躍發展的有效教學方式。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教學,以開放化與多元化的合作形式進行知識的主動探究,讓學生主體在激情討論與活力演說下能夠自主探究,讓課堂教學的氛圍因此而變得活躍。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好自身的角色定位,要靜然旁觀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行為、態度,并適時給予表揚與提醒,讓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逐漸增強。例如在教學“認識更大的數”中,教師就以“億究竟有多大”為起點,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對億級范圍的思考,以此引發學生的互相思考與討論,并實時給他們啟發我國人口普查的例子,說一說目前我國的總人口數,從而讓這個知識深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3.3 引入信息化技術,激發求知興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對教育教學的高度關注,現在很多學校都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新課改后的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能只是在語言方面進行枯燥的說教,這樣只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抵觸的情緒,使其困惑不解,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能再做教學的指揮者,而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的巨大優勢,將其引入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去,充分發揮其巨大的教學價值,這樣將會極大的豐富教學活動,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在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中圖畫與動畫進行數學教學展示,讓數學中那些抽象的符號和圖形等變得更為形象具體,還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搜索,為傳統固封的數學教學注入活力,讓學生攝取更加廣泛的知識,從而分散思維、拓寬眼界。例如在講解“小數點搬家”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小數點的位置,通過不斷的變換,生動形象的展示到學生面前,讓他們能夠在視覺的沖擊下領悟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這個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就擴大到原來100倍……以此類推。再比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的內容時,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沒怎么注意觀察過三角形的物品,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搜索網絡上有關三角形用途的圖片、動畫及視頻,從而讓學生不但認識到了三角形,而且還能感受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多種用途,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會發現衣架、籃球架的支撐桿、紅領巾等運用三角形的例子。
3.4 適當引入故事,提升教學趣味性
故事是小學生生活里比較常見的一個事物,他們通過教材的學習、課外書籍的閱讀,以及家長和教師平時講故事的途徑,知道了很多小故事,特別是童話故事更是兒童不能拒絕的一個誘惑,如同游戲一樣,學生對故事充滿興趣。正因為小學生這樣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故事引入自己的課堂之中,從而發揮故事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例如可以為學生講述下面這個關于華羅庚的小故事:在華羅庚上中學時,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難題 “有一個數,3 個 3 個地數,還余 2;5 個 5 個地數,還余3;7 個 7 個地數,還余 2,請問這個數字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脫口而出“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并得到老師的表揚。在講完故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們向數學家華羅庚學習,為他們樹立一個榜樣,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3.5 科學評價,激勵進取精神
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教學評價被認定為是對教學活動過程及結果的一種總結,是對課堂教學質量和存在缺陷等的一種實質性剖析。只有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才能從根本上找準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才能達成教與學雙向行為的強化。在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要關注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內在變化,不僅要充分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與學習態度,還要注重評價語言的正面性與肯定性。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才能引導學生消除消極負面的思想態度,進而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總之,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并沒有一定之規,實現有效教學也有著很多的好方法。以上只是簡要的介紹了其中的幾種有效的手段,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時刻以新課標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完善已經掌握的教學方法,并不斷學習和創新探索,靈活運用更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 張靈軍.關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創建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5,(2):189-189,191.
[2] 程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6):20-21.
[3] 張麗娟.探索性教學在小學環境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4,(6):4-5.
[4] 劉昌敏.營造快樂氛圍打造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6):34-35.
[5] 龐國艷.基于新課改實施的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知識經濟,2014,(02):15-18.
[6] 徐寶鳳.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前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5):21-22.

G623.5
A
1003-2177(2017)03-0053-03
陳惠清(19 92—),女,廣東惠東人,本科,小學數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