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凱輝,劉同剛,吳 臣
(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逆向推理法在臨床整合課程成人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沙凱輝,劉同剛,吳 臣
(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目的 在臨床整合課程成人護理學教學中應用逆向推理法,探討其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6名本科護生、高職本科護生進行前后對照研究。在實施逆向推理法前后采用彭美慈等修訂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量表)對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價,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教學效果調查。結果 采用逆向推理法進行教學后,不同層次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以及各維度得分均較采用此教學法前顯著提高(P<0.01);90%以上的護生認為逆向推理法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完善知識結構、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結論 逆向推理法是臨床整合課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逆向推理法;臨床整合課程;成人護理學
本校自2010年開始進行臨床課程整合,按照人體系統將臨床9門課程整合成了成人護理學,整合課程的教學方法一直在積極探索中。逆向推理是根據已知結果反向推理出產生這一結果的開始條件以及達到目的所需的條件,它是一種從目標到過程的反向邏輯推理思維方法[1]。評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也稱為批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情景中,在反思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推理并做出合理的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能夠正確進行取舍[2]。評判性思維是一名護士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必須成為未來護士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教育學家西格爾提出護生評判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關鍵在于教師要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3-4],要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本研究采用逆向推理法教學,提高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護生的臨床思維,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對我校206名本科護生在臨床整合課程成人護理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逆向推理法教學,其中本科生118人,高職本科生88人;男生15人,女生191人;年齡19~23歲,平均(21.5±2.3)歲。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學方法 由同一教師采用逆向推理的方法講授相應系統的理論課。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講授每一個疾病時,完全按照課本上描述的各個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特點、輔助檢查和診斷要點、治療原則以及護理措施等一條條羅列,灌輸給護生。逆向推理法從最終的疾病推導出最初的發病原因,然后引導護生思考應該如何針對病因來處理。例如在講解顱內壓增高時,如果只是羅列顱內壓增高的病因:顱腔容積變小、內容物增加,護生就只是死記硬背,即使記住了,也會在很短時間內忘記所學內容。而用逆向推理法引導護生思考并解決問題就不會存在此種現象,具體做法如下:首先舉一個現實中形象的例子,比如一個方便袋里裝少量的水,如果要使袋內壓力增大有什么辦法?護生就會開始思考,并且很快做出回答:可以往里面加水或者擠壓方便袋。然后再返回我們要講授的內容:(1)那么什么原因會導致顱內壓增高呢?護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里面的東西增多了或者容積變小了。繼續逆向推導,顱腔里都有什么東西呢?腦組織、腦血管和腦脊液。那么腦組織什么情況下會增加?什么原因會導致腦血流量增加呢?腦脊液又在什么情況下增多呢?護生會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并做出回答:腦水腫、腦血管擴張和腦積水。進一步啟發護生思考什么原因會導致腦水腫、腦血管擴張和腦積水。得到的回答是中毒、CO2過多、腦脊液通路堵塞。最后引導護生思考針對這些原因如何處理?他們會想到用激素、過度換氣以及腦脊液引流等方法。(2)什么原因又會導致顱內空間變小呢?一種情況是相對容積變小,另一種情況是絕對容積變小。分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第一種情況可能是顱內長東西了,也就是占位性病變,可能是腫瘤、血腫等;第二種情況是先天發育畸形。那么兩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手術。在整個講授過程中采用逆向推理法教學,有意識地去培養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護生不僅會對教學內容理解得非常清楚,而且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且能夠加深記憶。
1.2.2 量表測評 分別在逆向推理法授課前后對護生進行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測評,問卷采用彭美慈等修訂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量表)。該量表共7個維度: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每個維度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判斷及評分標準為:正性條目“非常贊同”計6分,“贊同”計5分,“基本贊同”計4分,“基本不贊同”計3分,“不贊同”計2分,“非常不贊同”計1分;負性條目反向計分。CTDI-CV總分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表示具有很強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得分為10~60分,30~39分表示特質在中等水平,40~49分表示為正性特質表現,≥50分表示為強的特質表現。CTDI-CV的內容效度系數為0.90,各維度效度系數為0.54~0.77(P<0.05)[5]。調查者講明調查目的后,于授課前后集中發放問卷,均為206份,護生按照問卷要求匿名填寫,并由調查者當場收回,兩次收回有效問卷均為20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均為100%。
1.2.3 自行設計問卷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了解護生對逆向推理法的效果評價,內容包括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完善知識結構、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培養創新能力5個項目的相關問題。于課程結束時集中發放問卷206份,護生按照問卷要求匿名填寫,并由調查者當場收回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以(±s)描述CTDI-CV的得分,并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授課前后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見表1~2)
表1 授課前后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1 授課前后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項目總分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P 2授課前62.43±17.12 34.52±4.86 37.89±4.37 39.75±4.06 40.80±5.02 39.45±4.21 42.27±4.55 32.89±4.44 3授課后22.61±18.37 47.13±5.48 46.09±5.18 47.37±5.07 48.14±5.17 45.87±5.03 46.16±5.37 44.12±5.05<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表2 授課前后高職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授課前后高職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項目總分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2授課前31.43±15.37 32.64±4.07 37.21±5.35 32.72±4.13 33.41±4.01 31.67±4.18 37.88±4.36 28.97±3.87 P 2授課后96.18±14.88 42.46±4.33 47.51±5.74 41.24±4.38 40.72±5.14 41.49±4.21 44.75±4.61 40.55±4.39<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結果顯示,授課后,本科護生、高職本科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和各維度得分較授課前均有顯著提高(P<0.01)。
2.2 護生對逆向推理法效果的評價(見表3)
結果顯示,97.6%的護生認為逆向推理法可以提高學習興趣,95.6%的護生覺得可以提高自學能力,97.1%的護生認為可以完善知識結構,96.1%和95.1%的護生認為通過逆向推理可以培養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表3 護生對逆向推理法效果的評價[n(%)]
3.1 逆向推理法的實施要求
3.1.1 對教師的要求(1)充分備課。逆向推理法教學對教師備課要求比較高,因為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可能會涉及很多其他科目的知識,因此,在課前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設計好提問的環節,一級一級地提出問題,從而幫助護生解決問題。(2)用簡單的問題引導護生推導出要學習的內容。不能設計太復雜的問題,要用日常生活中生動形象的例子來引導護生思考并提出問題,整堂課大部分時間用來引導護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3.1.2 對護生的要求 逆向推理法對護生也有相應的要求,護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首先要能把前后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其次,要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不斷思考,不能只專注于記筆記,重點是聽和想,整堂課下來幾乎一直處于思考的狀態。
3.2 逆向推理法可以提高不同層次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逆向推理就是從最后得出的結果出發一步一步向前推理,直到問題解決。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灌輸的方法使護生被動接受知識;而逆向推理法則把關注點集中在對問題的推理與解決的關系上,護生必須對各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分析,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而解決問題。從表1~2發現,逆向推理法教學實施后,本科護生、高職本科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均較逆向推理法教學實施前得到了很大提高(P<0.01)。說明在臨床課程教學中,逆向推理法有助于闡釋各疾病的病因、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等方面的相互關系,護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將各學科知識相互聯系,促進了主動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另外,通過本研究還發現,高職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總體要弱于本科護生,各維度得分均偏低。這可能與高職本科護生生源比較特殊有關。從課堂授課情況來看,高職本科護生學習主動性、理解力以及臨床思維能力均較差,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3.3 逆向推理法教學效果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護生認為逆向推理法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并且能夠培養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本研究采用的逆向推理法融合了日常生活中簡單形象的例子,護生容易理解,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上課時精力高度集中,將以前學過的所有知識都融于課堂當中,并能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不斷地思考并提出問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其創新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
逆向推理法是臨床護理課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并且有利于培養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充分發揮護生的主體性,同時也可以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值得推廣應用。
[1]宋芹.例析逆向推理法在生物試題講評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8):95.
[2]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Von Colln-Appling C,Giuliano D.A concept analysis of critical thinking:A guide for nurse educator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6(49):106-109.
[4]Adib-Hajbaghery M,Sharifi N.Effect of simulation trai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rses and nurs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6(50):17-24.
[5]金麗萍,寧永金,何亞娟,等.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資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9):852-854.
G526.5
B
1671-1246(2017)16-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