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如何避免“牛欄里關貓”?

話題嘉賓

黎昭:財政部駐安徽專員辦黨組書記、監察專員,江西財經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財政監督、財政預算監管工作,對于財政預算監管工作及金融等業務非常熟悉,多次現場指導各類專項檢查工作、各類調研課題,深入一線開展金融體制改革調研工作等



陳華清:財政部駐福建專員辦副處長,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經濟學學士,長期在一線從事金融和企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監管工作
吳建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投資經濟教研室主任,國民經濟學碩士導師組副組長,研究方向為投資理論與實踐
李虹含:華夏銀行總行資產管理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金融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資產管理、銀行管理、大數據與互聯網金融;曾在《金融研究》、《中國金融》、《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國家級核心報刊上發表文章數十篇
主持人
尹情:《財政監督》雜志編輯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年初履職時,針對當前“部分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層層嵌套,底層資產看不見底,最終流向無人知曉”等各類金融亂象,曾指出金融監管缺失猶如“牛欄里關貓”,并表示2017年將全面梳理銀行業各類業務監管規則。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后我國金融監管改革將有哪些新動向?如何突破當前金融監管困境?新的監
背景材料:
7月14日至1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五年一次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是我國金融領域最高規格的會議,為今后一段時期重大金融改革定調。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增強金融監管協調的權威性、有效性,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及時有效識別和化解風險。”繼前四次會議成為話題焦點,金融監管再次被列入本次會議重點,并被提到更加緊要的位置。
事實上,金融監管改革呼之已久,有其深厚的背景與根源。
一方面,隨著金融業發展逐漸走向混業化、互聯網化、創新化,分業監管模式暴露出種種弊端,傳統金融監管格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近年來頻發的快鹿、泛亞、e租寶、“中晉系”等重大金融案件,徹底暴露出當前我國金融監管中的各種問題,成為倒逼金融監管改革的關鍵事件。
另一方面,《“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金融體系”,并在改革金融監管框架中進一步指出“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明確監管職責和風險防范處置責任,構建貨幣政策與審慎管理相協調的金融管理體制。”這從頂層設計層面為我國金融監管改革指明了方向。
綜合來看,無論基于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的現實需要,還是順應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金融監管改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