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陶磊
摘 要:臺灣作家林奕含的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社會上引起了相當大的熱議,以一個13歲遭遇性侵的女孩扭曲的人生向我們揭露了這個社會上隱藏在人類皮囊下的欲望,本文從性侵女孩后的角色行為選擇了其他的角度來分析書中展示給我們的社會現象。
關鍵詞:性侵;罪惡;傳統
作者簡介:張雷(1997-),女,江蘇淮安人,南京醫科大學在讀本科生;陶磊(1979-),男,通訊作者,南京醫科大學講師,博士,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01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有這么一句話:“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可以看出的是一個單純而美好的靈魂,因為性侵而認為自己骯臟而又可憐。中國對性教育的遮遮掩掩,讓不軌之人鉆了思想的空缺,書中李國華專門挑選美麗的孤傲的女孩,她們對文學癡迷,李國華便欺騙她們這不是性侵,而是因為愛;她們被傳統道德綁架,害怕這樣恥辱的事會讓所有人嘲笑和唾罵,也逼迫自己學會忍受和接受;她們對性的無知,也不懂如何逃離。
一、父母思想背后折射的文化
房思琪飽受恐懼和折磨,偷偷暗示父母李國華的陰謀,父母卻相信為人師表的外人,思琪不死心,把她的遭遇當成別人的事情講給父母聽,父母說這女孩這么小年紀就很“騷”,而后,她再也沒有提起過有關的任何事。書中被李國華性侵的另一個女孩在父母知道后,大感恥辱,認為自己的女兒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帶著女兒去向李國華道歉并離開了那個城市。很多人讀后都咋舌不已,這種扭曲的父母造成了孩子一輩子的愧疚和自責,即使受害的明明是孩子。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父慈子孝”、“尊師重道”、“守身如玉”,女性被灌以太多的束縛性思維,她們甚至被培養出“奴性”,無論是父母,長輩還是老師,都是孩子需要服從的主體。傳統以性欲為人性之惡,中國古籍禁書也多為淫欲之書,深諱女子不潔。家長以主體地位去要求孩子,給孩子大多灌輸了性愛的恥辱觀念,所以房思琪不敢和家長抗衡,和社會抗衡,她怕自己成為那個另類,所以她隱忍下來自己默默承受。有了這樣的思想灌輸,就方便了施害人進行犯罪。一個主體就是長輩,他們擁有和父母一樣的地位,利用自己的“高人一等”去要求孩子滿足他們的性欲。而另一個主體教師的地位從古至今都很微妙,他們甚至略微凌駕于家長之上,因為家長望子成龍之心,對教師很推崇,教師沒有錯,教師傳授知識于孩子有恩,幼小的孩子對他們往往充滿了敬畏還有服從。并不是說這是傳統文化的錯,而是很多人利用了文化的空缺,用自己享有的身份地位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卻沒有人控訴這種不道德。
二、女性在社會的地位是虛假的“平等”
曾經一位教師在課堂說,在中國,男女真正的平等是難以實現的。現在的社會確實在改變,重男輕女不再那么嚴重,女性也追求自由戀愛,然而這并非本質。房思琪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孩,有氣質也有美貌。她遭遇性侵后,父母只覺得不能讓女兒名譽受損,閉口不談此事;朋友認為她勾引老師,與她反目;李國華更是告訴她,她所讀的中國經典,以《紅樓夢》為例,其本質都是“嬌喘微微”,他們之間不是侵犯,而是可遇不可求的愛情,她應該服從并愛他。她知道這是不堪的事,卻不能維護自己,這背后折射的,是因為她認不清自己的價值,也認不清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她知道這是不光彩的事,她是個女孩,人生有了這樣的污點就毀了,女孩也應學會屈服,屈服于男性索求的“愛情”。書中提到幾個教師的一次聚會,李國華等幾人利用自己的身份,深知中國對“性教育”扭曲的缺乏,都犯下這樣的罪惡。當施害人基于僥幸心理和求新獵奇心理實施性侵,往往借助被害人對自己的信任、尊重或者心理強制等逃脫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的約束,在外界人看來或文質彬彬,或為人師表,或守規懂矩,但本質上是逆主流的價值觀,職業操守變為空談,道德修養成為口號,迷戀于文化垃圾難以自拔。中國對女性的保護存在諸多漏洞和力不從心。
三、性教育只能“遮遮掩掩”的活在中國
書評里出現這樣一句話:“處于受害者一方的,既要不斷接受來自自身靈魂的拷問,還要面對求援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強奸。”最本質的問題也是性侵最大的倚仗——性教育缺失。房思琪認為自己的父母在性教育上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她的父母不告訴她有關性的知識,卻告訴她接觸性是不學好的壞孩子,并要受到良心的拷問和譴責。房思琪也不懂何為性,她逼迫自己接受這是愛的結果,她沒能讓李國華開心是她的過錯。這個社會對性的禁忌感讓性侵發生了一個微妙而可笑的變化——更多的受到迫害的女孩子認為被性侵是不光彩的,不能揭發,不然會被別人指責自己不純潔不干凈。而社會本應該給予的保護和同情與之相比,微不足道。正確的性教育嚴重缺失,導致現在社會復雜的性關系,部分人卻還認為這是性教育傳播的過錯。前段時間熱議的話題是小學課本出現的性教育知識太過于暴露,家長聯名要求撤除,害怕玷污了孩子幼小純潔的心靈。對性教育的遮遮掩掩才讓孩子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從而學會獵奇或者被傷害。如果家長能正確認識,就不會有這么多息事寧人的可笑行徑,如果孩子能正確認識,就懂得保護自己。
參考文獻:
[1]周麗琴.主體性視野下傳統家庭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現代轉向[D].江西師范大學,2009.
[2]張敢沖.為何伸出性侵之手——以傳統思想、文化環境和犯罪心理為視角[D].河南大學法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