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懷特的經典作品《夏洛特的網》堪稱一部成長之旅。故事圍繞初涉人世的小豬威爾伯的救贖,賦予人類世界中純真善良的女孩菲恩和動物世界里博愛智慧的蜘蛛夏洛特為成長引路人,共同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本文旨在揭示女性身份在小說中對成長主題的構建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貢獻。
關鍵詞:懷特;《夏洛特的網》菲恩;夏洛特;成長主題
作者簡介:盧亞鳳(1980-),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外國語言系教師,英美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1
引言:
《夏洛特的網》憑借其溫情的故事情節,感動了無數國內外讀者,其對人性的深入挖掘,和生命價值的探索,被評為“美國最偉大的十部兒童文學名著榜首”。故事始于死亡的威脅,著重講述威爾伯的曲折命運,夏洛特這個形象彰顯了母愛的特性,勤勞、善良、智慧、果敢,她用自己的生命兌現了對小豬威爾伯生的承諾。人類世界里菲恩的成長歷程和動物世界里威爾伯的成長歷程,推動著小說的情節發展,使得威爾伯重建自我認知,體現了美國成長小說的特點:以描述人物成長過程為主題的小說,且反映人物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變化歷程。
1、菲恩的成長歷程
女性道德觀在菲恩和威爾伯的成長歷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菲恩的成長不可避免地受到她的母親及其舅媽朱克曼太太兩位女性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點對于菲恩身份的重新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菲恩純真善良,充滿愛心,就像一個天使,是故事中唯一能和動物交流的人物,是她扭轉了威爾伯一出生即被砍死的厄運,她和威爾伯的親密不是親情所能描述的,雙方情系彼此,無所不談。可是當威爾伯日漸長大被送往對面的叔叔朱克曼農場里,他們之間產生了一定的距離,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著彼此。而此時她發現自己很難和弟弟艾弗里成為好朋友。兩人有著完全不同的興趣愛好和道德評判標準,甚至很多情況針鋒相對。此時是她成長的第二階段。一方面她不能與威爾伯為代表的自然世界保持親近,另一方面也不能與艾弗里,同班同學為代表的人類世界和諧相處。如果她再找不到一個出路,那么很難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就是為什么她的媽媽很擔心她的處境,帶她去看醫生,當醫生明確她對動物的這種著迷只是她成長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最終會成長變化,完全不用擔心。“讓菲恩和她農場的朋友玩吧,要我說,放手。”果不其然,在故事的結尾。在集市上,菲恩終于和同班同學亨利同坐摩天輪盡情玩耍,克服了她與異性相處的障礙。這一歷程剛開始菲恩完全著迷于動物世界再到和人類世界完全和諧相處。代表著她去除了孩童身上的無知,走向了成人世界的成熟。她對亨利的接受暗含著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妥協融合。
2、威爾伯的成長歷程
與菲恩相比,威爾伯的成長歷程更令人印象深刻,發人深思。威爾伯的逐漸成熟與夏洛特自身所具有的女性特質:勤勞勇敢、智慧擔當和甘愿犧牲等密不可分。夏洛特是威爾伯的精神導師,卻以偉大的母愛救贖威爾伯于危難之中。為了信守承諾,夏洛特以生的代價,喚起了威爾伯自我意識的覺醒,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勇于接力夏洛特照顧其下一代。威爾伯的成長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早期的無知無辜,中期的涉世經歷和最終的覺醒成熟。
威爾伯因先天不足一出生即面臨死亡危機,菲恩力挽狂瀾,說服父親手下留情并親自收養,菲恩是威爾伯生命中第一個守護者。隨后他終知曉自己的宿命,也是他生命中的第二次危機:“威爾伯將難免春豬的宿命—在圣誕節將會被人殺死,做成火腿!”老山羊的壞消息打破了谷倉里的平靜,悲痛欲絕的威爾伯陷入無限的孤獨和惶恐,危急時刻蜘蛛夏洛特挺身而出“我救你。”她是威爾伯的成長引路人,是威爾伯初來農場,孤獨無助的第一個朋友。夏洛特潤物細無聲的陪伴與鼓勵讓威爾伯打消了對蜘蛛的偏見和恐懼。可歌可泣的是當夏洛特在自己的網里織出了被人類視為奇跡的英文單詞,“some pig”,“terrific”,“radiant”,“humble”贊美威爾伯,次次化解危機,徹底扭轉了威爾伯的命運,并最終讓威爾伯在集市上贏得大賽特別獎,讓他實現了一個“春豬”夢寐以求的理想:感受圣誕節的氣息并活到第二個年頭。故事的結局是溫情的,一切的美好始于夏洛特的靈感,她顛覆了傳統蜘蛛所代表的殘忍,狡猾,嗜血如命,懷特賦予了她女性的氣質:溫暖,智慧,勇于擔當,甘愿以己之命捍衛他人之命。而這一切的付出催熟了懵懂無知的威爾伯。威爾伯主動接力撫養夏洛特的下一代,成為夏洛特的原型去傳遞愛的友誼和探索生的價值。
小結:
菲恩從沉迷于農場世界到接受人類社會,從唯一的知心朋友威爾伯到接受男性好友亨利,從一味地牛仔褲到米黃色的連衣裙,菲恩的成長歷程得益于女性身份的認知和重建;同理小豬威爾伯亦如此,從懵懂無知到誠惶誠恐再到勇于擔當,直面未來,夏洛特成就了威爾伯的同時也為其烙上自己的性別身份,自我認知和道德認知。由此可見女性身份在文學作品中對成長主題的構建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John Griffith. A Pigs Salvation[J]. New York: Tawyne, 1993.
[2]懷特. 夏洛的網[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
[3]李芳. 從動物形象角度分析夏洛特的網[D]. 山東文學, 2001.
[4]劉卭. 從幸福的存在主義角度分析 夏洛的網[D]. 新人民出版社, 2007.
[5]魯樞元. 生態文藝學[M]. 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6]芮渝萍. 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