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韓忠麗(1992-),漢族,內蒙古赤峰市人,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專業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紀錄片創作研究。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1
在電影《為奴十二年》中,史蒂夫·麥奎因用冷峻的影像表現方式真實呈現了歷史意境,著力強化了矛盾張力,巧妙表達了人物心理,以此展示了美國那段黑暗歷史中黑人漫長而苦難的遭遇并反思殘酷社會制度下黑人悲慘生活,從而讓觀眾認識到人性正義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彌足珍貴的價值。
一、真實呈現歷史意境
《為奴十二年》與《肖申克的救贖》相似,但肖申克只是試圖將自己從牢獄中拯救出來,而索羅門試圖將自己從美國黑奴制度的枷鎖中掙脫出來。影片開頭,索羅門與其他黑人奴隸站在糖料種植園中,目光呆滯而迷茫地望向遠方,炎熱的天氣加上聒噪的蟬叫聲讓人煩悶,生活的希望與生存的絕望寫在人們的臉上。這段12秒的鏡頭,“再現了真實的歷史環境,營造了真實的時代氛圍”,將觀眾瞬間帶入當時黑奴的生存情景中。
在稍后倒敘段落中,影片講述了索羅門的早前經歷,他由于被欺騙失去人身自由后,被關押到華盛頓一間黑屋中。他無助地望向窗外并大聲呼喊求救,鏡頭對準鐵窗停頓數秒后緩緩上移,遠處是明媚陽光下的白宮。這段31秒的鏡頭,以粗糲的影像對比方式,將長鏡頭的景深效果充分發揮出來,也將美國那段歷史的荒誕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著力強化矛盾張力
索羅門被一個小型莊園福特買下并頗得賞識,但引起同為福特下屬的白人木工提畢茲的嫉恨,提畢茲挑釁反被索羅門痛打一頓,后來畢茲挑找來同伙欲將索羅門吊死,但被福特的監工阻止,索羅門就一直被吊在樹上,掙扎在死亡邊緣。炎熱的午后,蟬鳴聲、孩子們的打鬧聲,其他黑人奴隸旁若無人的身影成為背景。在這段1分14秒的鏡頭中,那根使索羅門命懸一線的繩索仿佛栓在觀眾心頭,將奴隸制度的草菅人命與慘無人道不動深色地傳達出來。
索羅門在被吊死的瞬間茍延殘喘,可怕的幾乎讓觀眾看不下去的鏡頭是索羅門因為和保羅·達諾爭吵被吊在樹上,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刻,另一個白人主人趕跑了那幾個人,但是他并沒有救下他,他是一個態度比較中立,在相對于好一點的夏洛克和惡人保羅·達諾中間的一個角色,他沒有看著索羅門被活活吊死已經非常仁至義盡了,然后他派一頭小毛驢去慢悠悠告訴主人這個事實,讓索羅門活活吊在樹上,不停掙扎,也是作為一個白人主人對一個黑人奴隸反抗的懲罰。接著便是長達近五分鐘對索羅門吊死鏡頭的特寫,一種冷酷的血淋淋的記錄一個在垂死掙扎,渴望生存下去的生命鏡頭,令本片上升到無比真實的高度,仿佛一場在你面前慢慢發生的絕望悲鳴和生命挽歌。
在索羅門快要被吊死的鏡頭之外,導演給了幾個他旁邊就好象什么都沒發生的自然走動蕩其他黑人奴隸的鏡頭,甚至還有幾個小孩在旁若無人的玩耍,這是一種極端的戲謔,對生命的諷刺,不過后來有個黑人女仆給他黑水的鏡頭倒是一片黑暗里的一點溫暖,但她不敢放了他,除此之外也沒有什么可以為沙利文做的了,這已經是她所能幫助的盡頭。也更加表現出那塊土地人人冷酷無情對生命的蔑視殘忍的絕望之地。從黃昏到晚上,姍姍來遲的主人立即拔劍切斷了繩子,這里導演非常果斷,在經過漫長的掙扎后只給了一個索羅門撲通倒地,殫精竭慮,極度疲勞的落下鏡頭。
被轉賣到棉花種植商艾普森手里后,索羅門認識了黑人女奴帕特茜。她年輕能干因此得到主人關注,可是并沒有改變她的悲慘命運。埃德溫·艾普斯越是喜歡她女主人越憎恨并百般折磨她,最終帕特茜因為一塊香皂被打得遍體鱗傷。然而香皂這個元素在影片中所代表的也正是帕特茜所闡述的,香皂這一元素關系著帕特茜的命運,象征著清潔、干凈。帕特茜每日的工作量是其他奴隸兩倍,并且順從聽話,而她所想要的也只不過是能夠讓自己干凈整潔,這樣的夢想卻變得如此奢侈,無論多努力仍然能狼狽不堪。但是她沒有辦法改變的她的處境和生活,只能活著,即使是死去也不能那么如愿以償,在這里帕特茜的表演很到位。
有一天,艾普森因為找不到帕特茜而惱怒,帕特茜出現后,艾普森逼迫索羅門鞭打帕特茜,他無奈只能服從,但他實在無法繼續,艾普斯接過鞭子繼續鞭打直到帕特茜全身血肉模糊。這段6分15秒的鏡頭中,艾普森的蠻橫與暴虐、艾普森夫人瑪麗的自私與冷漠、索羅門的無奈與痛苦、帕特茜的掙扎與可憐,人物矛盾被擠壓到極致。觀眾仿佛成了在場者,恨不能出手援助。
三、巧妙表達人物心理
日復一日高強度的摘棉花勞動讓黑奴不堪忍受,索羅門的黑人同伴終于在繁重的勞動中病死,其他黑奴為他舉行了葬禮,大家為他唱起了挽歌。在這段1分14秒的鏡頭中,索羅門先是由于恐懼茫然以對,然后逐漸激昂高歌,再到潸然淚下,試圖將他心中的悲傷與憤怒全部揮灑出來。這個時候,觀眾可以結合前面情節,感受索羅門復雜內心世界的情感變化。
索羅門給來自加拿大的木匠巴斯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巴斯在猶豫后答應了給他的朋友送信的請求。他在給艾普森刷房子時,憂傷的眼神在茫然中燃起希望,在希望中又逐漸回歸失望。那雙充滿苦難的眼睛正對鏡頭時,觀眾心靈為之震顫。這段1分25秒鏡頭所產生的多義性與曖昧性,使觀眾進入審美接受中的深層次情感體驗,可以細細揣摩他的內心世界,為他的抉擇擔心,為他的未來憂慮。